13年,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当时还在学校的我并没有看懂剧情。几年后,等到自己与人合伙创业时,才明白晓明哥的电影为啥叫中国合伙人。
电影《中国合伙人》剧照
而早在1800前的三国时期,刘备就为我们诠释了合伙企业的与股份企业的区别。
刘备、曹操、孙权
东汉公司由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个股东构成,持股比例分别是30%、40%和 30%,注册资金为1000万。其中,刘备为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曹操为董事兼总经理,孙权为董事兼副总经理。
因为三个股东都有当老大的潜质,最近公司为了进军房地产多元化发展还是固守传统的制造业而争论不休,在公司经管战略选择上,刘备与孙权组成一致行动人,而曹操经常在股东会上行使否决权。刘备虽贵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来手无策。
某天,股东会讨论是否引进关羽、张飞作为股东,拟出让股份20%,但前提是同比例稀释各自的股份,其中曹操由原来的40%稀释到32%,失去了一票否决权(33.4%)。对此,曹操否决此议案,台面上的理由是不知道关张两人的人品与能力如何,何况又是刘备与孙权引进的;建议先从合伙人开始,只享受公司超额利润的分红,时机成熟时再转成股东。于是,他们三者的友谊之船说翻就翻,分裂成三家公司,刘备选择成都试点互联网金融,孙权在杭州做电商,曹操开始在郑州涉足房地产业务。
赤壁之战
同年,刘备成立了大蜀公司,有了大汉公司的经验教训后,他决定自己持股比例为80%,其妻子20%。经过两年的发展,新的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但他也逐渐感觉到力不从心。于是引进关羽、张飞之事又提上刘备的工作日程,同时他猛然想起来曹操的反对理由,即先做合伙人再做股东的方案,顿时有一种醍酬灌顶的感觉,原来曹操真是一个聪明人 。
刘备、关羽、张飞
刘备与关张二人约定,先以合伙人身份进入大蜀公司,不需要他们出资而享有公司年净利润的25%,即只有分红权,没有投票权。刘备许诺假如他们业绩达标,且与公司的价值观高度一致,2年后就转成公司的注册股东,关羽和张飞持股比例分别为13%和9%,股份来源为刘备出让10%,其妻子让渡12%。届时,大蜀公司将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其妻子也将逐渐退出公司。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就可以知道股权设计与合伙人制度设计是两种不同的人才激励模式
我们再用一张表看看两者的区别:
合伙人制度的适用企业
知识型的企业
处于初创期或战略转型期的企业
控制权稳定的企业
轻资产的企业
合伙人制度的适用企业
国企
天花板企业或无增量企业
本文案例来自于郑指梁、吕永丰老师的《合伙人制度》,如果有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阅读。近期,小编也将分享合伙人制度相关的案例和知识,敬请期待。赶紧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