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所得税会计准则比较:以FIN48条款为切入点

1中美所得税会计发展历程
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发展历程
美国于1909年通过了《公司税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对企业征收所得税。此后,美国国会在1913年通过了“第16项宪法修正案”,标志着所得税会计的正式形成。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由最初的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经历了两次变动到现在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各机构都发布了一些公报和准则。[1]
中国所得税会计发展历程
国内的所得税会计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方面均晚于西方国家,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经历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多种备选方法到采用唯一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2中、美及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比较
在所得税会计产生后,世界各国和组织都相继制定了所得税会计准则,以期对所得税会计的处理作出规范。近二十年来,全球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和频繁,各国为了更好地合作与交流,会计准则也日益地趋同化。本文对我国的(cas18)、美国的(fas109)以及国际上的(ias12)进行比较,着重关注关于不确定所得税立场的相关内容。
不确定所得税立场会计简介
每个企业在进行过所得税申报时采取的立场称为其“申报立场”,由于纳税所在管辖区所得税法的复杂性,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对于税法的理解和诠释有时可能出现偏差,也就是说企业申报立场有可能与税务机关立场不一致,从而导致不确定所得税立场。转移定价确认方式、辖区税法政策的改变、公司运营结构及区域重组、税务事项的法律时效性等都是常见的触发不确定所得税立场的事件。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企业对于不确定的所得税事项不需进行披露,等税务机关审计裁定后再对处理结果进行会计计量和披露,事实上这些不确定的所得税事项对于财务报表的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这样的做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造成了信息极大的不对称性:因为企业对于这些事项早已知情,但因为没有同意的会计准则要求其在会计报表上进行计量和披露,使得部分报表使用者无法真实地获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降低了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在爆发一系列公司丑闻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6年颁布了对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第48号解释(fasb interpretation no.48,简称fin48),该解释规范了对不确定所得税税务立场的计量和披露,解决了“实务中对不确定税务立场计量多样性,造成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报告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fin48是对fas109的解释。fasb发布这一解释公告的目的是使财务报告更加清晰明了,而并不是要影响企业的税收策略和行为。2012年2月美国将这一解释收录到“会计标准编码asc740——所得税”中,对其原有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改编,使其形成了一套有序且统一的体系。可以说,fin48的颁布,为税务问题的财务计量和报告提供了一种更为透明的机制,对财务报告的结果和审计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大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继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fin48后,为了与美国会计公认原则趋同,iasb在ias12的2010年的修订版中也对所得税不确定事项进行了规定。修订后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了对不确定的纳税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估,但其并没有像fin48一样提出“确认临界值”的概念,二是按照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期望值进行计量,也没有采用fin48中的“两步法”处理方法。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加入对不确定所得税事项的规定,是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尚未对不确定所得税立场的相关问题进行规定。[2]
目的和范围的比较
整理总结中国、美国及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对于其目的、范围的描述,得到以下表格: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相比于其他两个准则而言,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还尚显简略和单薄,但其实质性方面规范基本相同。
[1] 王祥耀,邵毅平.美国会计准则研究——从经济大萧条到全球金融危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462-463
[2] 黄蓓.美国会计准则关于不确定所得税立场的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j].金融会计,2015,255:46-49
声明:本文为叁墨团队原创,版权归叁墨管理咨询所有。
关于我们
“叁墨管理咨询”是业界和学界联合打造的、传递和分享会计审计税务的思想、理念、方法技术、心得经验的平台。朋友们在工作中或是休息时从这个平台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有启发作用的资料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