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gdp增速从负68%到正32%,让原本对经济增长心存疑虑的人们看到了继续稳步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希望。中国企业网财经
增速转正不仅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更为下半年继续复苏、逐季向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省份来看16个省实现正增长,中西部省份占据13席,西藏以51%的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实现正增长省份比一季度增加15个全国31省份上半年经济增长主要指标近日全部出炉,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各地经济呈现稳步复苏态势。
上半年,6个省份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广东以492342亿元领跑。
从经济增速来看,16个省份实现正增长,中西部省份占据13席,西藏以51%的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经济复苏离不开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贡献。
进入二季度,三大需求明显回暖,共同拉动各地区经济增长。
gdp增速前两名的西藏和新疆,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以两位数领跑全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前两位的安徽和江西,其gdp也实现了正增长。
焦点1gdp增速16个省份正增长中西部占13席从经济总量来看,前三名仍为广东、江苏和山东,广东以492342亿元继续领跑全国。
上半年,6个省份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19个省份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
从经济增速来看,16个省份上半年gdp实现正增长,比一季度增加15个。
其中,中西部省份占据13席,7个省份经济增速超过1%。
西藏以51%的增速位列全国第一;新疆第二,增速为33%。
东三省中,吉林上半年经济数据表现最好,gdp增速由一季度的-66%回升至-04%,降幅收窄62个百分点,远高于黑龙江(-49%)和辽宁(-39%)。
湖北由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93%,全国最低。
但随着城市解封,复工复产有序加快推进,湖北经济展现出了强劲后劲,上半年经济增速回升幅度在31个省份中最大,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99个百分点。
解读疫情得到控制后经济会渐趋常态记者梳理发现,在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的19个省份中,经济增速为正的有10个省份,增速超过1%的仅湖南一省。
其余6个增速超过1%的省份均位于总量榜单的后半段。
分析原因,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认为,疫情冲击是最主要因素,经济增速表现更好的省份普遍受到疫情冲击较小。
体量更大、结构更优的省份,由于门店、餐饮、影剧院等在经济结构中占比更高的服务业受到重创,影响到整体经济数据表现,疫情后仍需一段时间恢复。
不过,这个情况会逐渐收敛,疫情得到控制后,经济表现会逐渐接近常规状态。
贾康说。
贾康认为,从上半年各地情况来看,经济回升的速度整体符合预期。
上半年经济实现正增长的省份已经从一季度的1个增加到16个,这说明一季度的负增长只是多种因素叠加下的一个短期现象。
目前,短期冲击的主浪已经过去,可以在不确定性中看到确定性,2020年经济运行由前低转入后高是必然趋势。
长远来看,虽然从短期到中长期仍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的判断,是实实在在有客观依据的。
焦点2消费31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负反映消费情况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个省份增速均为负值,湖北同比下降341%,黑龙江、天津、吉林分别同比下降227%、217%和20%,此外,呈两位数下降的省份还有12个。
安徽、江西、福建分别下降35%、42%和54%,表现最好。
不过,从月度数据可以看出消费复苏的暖意。
安徽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一季度下降119%转为增长51%,其中4月、5月、6月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12%和79%。
安徽省统计局表示,消费市场已经逐步进入持续增长阶段。
江西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分别比4月、5月提高54和78个百分点,呈现加速回暖的态势。
其中,限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27%,仅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解读小范围疫情反复对消费影响不大新消费逆势上扬,为消费稳步回升提供支撑。
安徽上半年限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7%,比一季度加快52个百分点;限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餐费收入增长588%,加快156个百分点。
江西上半年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13827亿元,增长347%,比限上单位零售额增幅高366个百分点。
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00%,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传统聚集性消费随着防控限制有序放宽也在稳步回升。
据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提供的数据,截止到7月中旬,零售各业态限上企业复工率超过96%,餐饮和夜市继续回升。
全国乡村旅游复工复产率整体达90%,影院复工率由7月20日的81%上升至7月26日的465%,复工一周以来累计总票房约113亿元,达到去年同期的约984%。
具体措施方面,北京近日重启消费季活动,多地再次发放消费券。
此外,汽车消费也有多项政策加持。
连平认为,虽然7月份部分地区出现了小范围疫情反复,但对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增长总体影响不大。
聚集性消费的恢复可能提升消费整体反弹力度,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或将由负转正。
焦点3投资22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正增长上半年,22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正增长,比1至5月份增加8个。
从数据来看,gdp增速前两名的西藏和新疆,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以两位数领跑全国。
上半年,吉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78%,比去年同期提高12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0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判断,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下降,出口呈现持平或缓慢增长态势,拉升作用不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保证全年有一个较温和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有效投资。
贾康也认为,消费确实是包括投资在内的所有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归宿,但如果没有有效的投资,消费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
解读两新一重将为就业发挥重要作用投资结构呈现新特点,地方投资正加速流向两新一重(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和高技术产业。
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新词,宏观政策为两新一重蓄力。
今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用于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余淼杰认为,两新一重将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预计拉动投资12万亿元左右。
同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对上下游相关产业都会产生明显拉升,为这些产业提供就业机会。
财经提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各地经济呈现稳步复苏态势。
今年上半年,gdp总量超一万亿元的省份共有19个,,6个省份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广东以492342亿元领跑。
西部省份中,云南和广西表现比较突出。
其中,云南今年上半年gdp为1112977亿元,同比增幅为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