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梳理2018年建筑领域的关键词,“特色小镇”注定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全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发展,体现出社会各界对特色小镇的高度重视。如果将2016年看成特色小镇的发展元年,经过2017年的深度摸索和产业规划,2018年将迎来一批特色小镇的落地实践。
特色小镇的产品线要清晰
选择特色小镇的战略发展方向是产业研究的核心。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特色小镇的产品线已逐渐明朗,具备行业前瞻性的开发商已抢先发布自己的小镇发展白皮书,为抢占特色小镇高地绘制了宏观发展蓝图。根据行业观察及深度研究,我们认为无论未来小镇开发主体如何变化,特色小镇将围绕以下几个最有前景的产业方向进行突破:
1、以康养为主要产业的康养特色小镇
2、以生态农业为主要产业的田园特色小镇
3、以体育运动为主要产业的体育特色小镇
4、以教育为主要产业的教育特色小镇
5、以文化旅游为主要产业的特色旅游小镇
6、以高科技研发为主要产业的特色科技小镇
综上所述,特色小镇未来将围绕健康、旅游、体育、文化、农业、高科技等几个主要产业方向发展。
践行跨界、融合、共享发展理念
发展特色小镇重在科学培育而非简单跟风。面对这一新的发展需求,政府部门应该汲取以往发展中存在的盲目投资、贪大求快和千城一面的教训,让“指挥棒”更科学,切实引导产业、人才、资金和土地的合理配置,让特色小镇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名副其实的增长极。
一个完整的特色小镇生态系统,通常分为核心产业、衍生产业和配套产业三个层级,由内而外实现共荣共生共享。
1、单一产业难以为继。非工业类特色小镇,以康养、田园综合体、民宿、旅游、文化为主题的小镇。单纯做任何一个产业,生态系统都将难以建立,投资收益更难以保证。
2、统一运营才能协调发展。产业布局不同、服务领域不同、产品基因不同、运营周期不同、盈利模式不同。碎片化运营的结果将令小镇失去活力,投资回报遥遥无期。
3、融合的关键是产业链的挖掘、细分和创新。只有将当地的特色手工艺、非遗文化、土特产、历史符号等进行充分挖掘,并通过创新手法实现被传播、接纳体验、加工实现产品化、被售买。才能实现由核心产业向衍生产业过度,激发产业活力,最终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4、小镇商业模式需集成创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再造产业流程、供应链条、管理流程,把散落各处的碎片资源重新配置,变成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东西。
特色小镇的ppp合作模式将呈上升趋势
特色小镇追求“小而美”,需改变单纯求大思维,特色小镇的小尺度、近距离、微景观是其发展的优势。
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因此合适的融资模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将至关重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已逐步广泛运用,未来将呈现上升趋势。
特色小镇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目的是让老百姓有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前景,并因此向前发展。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是提供产业升级、美好生活最有效的一种解决手段,如果没有丰富的产业内容,终究会慢慢被人们所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