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毛笔书法的几种写法

【中国毛笔产业网】
我们平常人写字都是从左往右写过来,而毛笔就不一样,它有好几种写法,而且每种写法写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横”是字的体骨,在一字之中起横梁的作用,既要坚实挺健、生动得势,又要长短合宜、平正匀称。现归纳"横"的书写歌一首如下:欲左先右逆锋起,提笔右行中锋去(中锋去:中锋行笔);有往必收要回锋,头方尾圆细腰肢,上边线条要平挺,下边线条略弯曲,起收顿挫停蓄势,行笔缓慢则无力,运行稍快不宜迟。
横画的形状:头要正方或斜方,尾部略圆(上方下圆)。横画是汉字笔画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几乎每个字都有。但在同一个字内的不同部位上,它却有长短、粗细、平弧、斜正筹等变化。概括起来,横有长短两类。长横中又分长平横、长勒横、细腰横三种,短横又分短勒、腰粗横、左尖横、右尖横。概括起来成为一首歌诀:横分长短两类型,长横又分勒细平(勒:即长凹横;细:即细腰横;平:即长平横)。短横也分四类型,左尖右尖粗勒横【即:左尖横、右尖横、腰粗横、短勒(短凹横】。
长平横,是横画中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笔画,其他形态的横画都是在"长平横”基础上演变出来,多用在字头和字的底部。横在字中起平正骨体作用,因此,要求体势平挺,但又不能写成水平状,要向右向略取三至五度的斜势。过平直则僵硬无神,过度则字的体势就歪斜,横画只能向右上微斜,绝对不能向下偏斜;向右下偏斜;向右下偏斜,就给人以倒塌不正的感觉。歌曰:横画斜度不宜过,过则不正下陡坡。略取三至五度斜,骨正体平精神多。
长勒又称“凸横”。这种横画要求按永字八法中‘勒笔法’的方法书写:逆风落笔,提笔急行,重则‘换笔’提笔重重下顿,回锋急收取勒马收缰之势,使横画首尾两头略向上凸起;特别在收尾处要强勒其笔,中段线条略向上凸起;特别在收笔要强勒其笔,愈收愈紧,“在不平之中求平”,若顺笔平过,则失去“横勒争力”的法度。歌曰:长勒常写在字头,写在中间也常有。力担千斤气质秀,劲键有力雄赳赳赳。
细腰横,书写方法与长平横相同,只是中段比其略细一些。这种横一般用在笔画较多的字的中间部分。歌曰: 腰细横长中间细,其它横画粗又实。用此笔法穿中过,粗细兼有显俏皮。若用长平横画写,长勒粗苯无秀气。
短勒(又称“凹横")一般用于字头,通常与笔画较长的横画搭配使用,以显示笔画之间的伸缩变化、增加字的神采。短勒的运用与其他横画相同,但形态大有不用。现归纳一首歌诀如下:短勒头斜方,身壮尾翘上。腰间微下凹,体形短且壮。若勒有多横,粗细求美观,平仰相照看,有神又大方。
腰粗横近似勒笔的一种短粗横画,但在形态上与短勒略有不同,短勒的主要特征是:塌腰翘尾,“腰粗横"则平腰垂尾,收笔时轻轻蹲笔就向右下扭笔,接着提锋向左回锋收住。归纳诗诀为:腰粗画与短勒比,短勒塌腰尾翘起,腰粗则平尾又垂,收锋轻轻下蹲去,扭笔向右下顺势,提锋向左又回笔。
右尖横多用于字的左横,如图,运笔造型近腰粗横,只是尾部比腰粗横尖细一些。左尖横在一个字中的作用与“右尖横"相同,只是方向相反,一个在右、一个在左。笔画造型也相反:“右尖横"头大、尾细,“左尖横"头尖,尾大。收笔方法与“平横"相同,顿笔回锋,上方下圆。归纳歌决为:右尖近似腰租横,只是尾部健且尖。左尖写法却相反,头尖尾大圆又方。
了解更多毛笔资讯请点击中国毛笔产业网:mao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