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外卖:一场全新的市场博弈

日前,江西南昌理工学院对全校学生、校内所有食堂和食品经营店下发通知,自9月22日起,要求校内所有食堂及食品经营店,一律不得提供和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并严禁外卖进校。此举在网络引起热议。
中新网报道,南昌理工学院校方对此回应称,该管制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该校在通知内容中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一律不得使用一次性餐盒、塑料袋、塑料盒、纸袋、纸杯,并禁止叫外卖,一经发现,按学工处规定进行处罚。同时,也严禁校外外卖进入学校,一经发现没收违规物品、扣留交通工具并给予处罚。
此外,校内所有食堂、食品经营店一律不得提供和使用一次性快餐盒、塑料袋、塑料盒、纸袋、纸杯,并禁止提供外卖。违者将没收违规物品并按学校规定给予处罚。对不符合食品经营的场所,将进行撤并或调整。
学生徐晓文说,“叫外卖是肯定会产生垃圾的,这对宿舍环境还有学校的清洁卫生可能都会造成一种额外的压力,也许这是学校禁止叫外卖的原因之一,我们也能理解。”
学生侯鑫则表示,寝室有两个室友特别“宅”,吃饭的时候经常在寝室玩游戏,以前总爱叫外卖或让他帮忙打包。“但是现在我只能把他们都拉出宿舍来吃饭,也让他们改变一下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南昌理工学院宣传部副部长艾必求说,“看上去很方便、正常的一个手机下单叫外卖的行为,背后有非常严重的问题。”校方之所以禁止外卖入校,是因为学生点外卖和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会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
根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互联网外卖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家外卖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在2000万单左右。按照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59个足球场,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艾必求说,“我们或许改变不了整个社会大量使用外卖和一次性餐具的现状,但学校希望至少学生们能够在校园里就培养好环保意识,从而尽可能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常言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校园禁止送外卖,但禁止不住学生的饮食需求,更挡不住商家的生意经——“鲁美不让进,我给你飞进去”“可以送到楼下,别担心”。无人机空投外卖进校园,外卖小哥现代化送餐是“椰风挡不住”,“天上掉下馅饼”成了现实。
炸鸡店的“快餐鸡”“飞入”校园,满足了学生消费者的需求,但随之而来的“无人机空投外卖”也带来令人担忧的安全隐患。有关专家认为,虽然目前流行的这种无人机速度不快、范围不大,但是也有一定的危害性,高速旋转的旋翼,会对人造成伤害。此外,无人机依靠无线电遥控飞行,无线电本身就不稳定,受干扰较大。一旦无线电传输接收装置发生故障,无人机就会失去控制。
校园作为公共场所,又是人员集中的地方,无人机进校园送快餐,一旦“空投”失误或者发生无人机“炸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建议有关部门对无人机送外卖进行规范管理,绝不能让无人机乱飞,谨防快餐店无人机“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