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是一种用于将运动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它可以测量转子的转速、角度和位置等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用于控制和监测机器设备的运动状态。下面将从工作原理、分类、应用领域、优缺点等方面介绍编码器。
工作原理编码器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主体和转子。主体和转子之间通过电磁信号、光信号等交互作用,将转动位置信息传递到内部电子模块中,最终输出位置信息信号。常见的编码器主要有以下两种:
通过光栅原理实现测量。主体中内设发光二极管(led),转子上有透明的、带有沟槽的旋转盘。旋转盘上的沟槽可以使光线透过,而其他部分则阻挡光线。内设接收器的主体上还有接收器(光电二极管)。当沟槽通过接收器时便捕捉到光信号,然后转化为相应的信号输出。光电式编码器的分辨率高、稳定性好,但价格相对较高。
通过磁场变化量实现测量。主体和转子间内设有磁铁和磁传感器,当旋转盘转动时转子的磁场也跟着发生改变,磁传感器便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进而输出位置信息信号。
分类按位置信息的读取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绝对式和增量式两类。
可直接输出当前转动位置的实际数值。这种编码器的读数系统只有一个标尺,可以输出具体的位置。绝对位移编码器还可以测量出负载旋转的对应位置。无需回零即可对初始位置进行记录,精确度更高。
一般采用轻质耐摩的光栅带和霍尔元件,根据电子模块感受到霍尔元件位置信息的改变输出转动方向和速度,可以对旋转细微的位置变化进行计数。这种编码器的读数系统有两个标尺,其中一个是固定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输出信号的数量可以确定运动状态的速度。
应用领域编码器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工业自动化之外,如移动机器人、航空、磁悬浮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利用编码器可以测量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转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保证加工精度和工件的尺寸和表面质量。这种编码器应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稳定性,一般为单圆弧光栅编码器,分辨率可以达到0.1μm。
机器人的动作控制需要通过对机器人关节的测量和控制,利用编码器可以测量机器人运动的角度和位置信息,从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这些行业中对环境要求更高,成本对技术也要求极大。在这些行业中,所使用的设备往往需要能够在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同时要精确地控制各种参数。编码器可以用在化工行业中的液体生产、精细化工,以及石油勘探和开采等方面,优点在于响应速度快,精确度高。
优缺点编码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广泛应用,它的优点和缺点分别如下:
得益于编码器极高的分辨率,测量数据的精度可以做到非常高,满足质量、技术高精度的要求。
编码器的工作环境更加苛刻,所使用的材料需要有很高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以保证其使用寿命。
编码器的特点在于可以即时输出所需的信息,拥有较短的响应时间和可靠的反馈数据。
虽然编码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强的可靠性,但其成本相较于其他控制设备偏高。
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编码器需要在相应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稳定工作,否则可能会影响其测量结果和寿命。
建议在购买编码器前,需考虑到自身的应用的更多需求,根据需求合理选择。
维护保养获得最佳效果,及时更换耗损部件。
需要充分考虑自身工作条件,给编码器一个适合的工作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故障。
结合实际需要来选取不同的编码器类型和品牌,以满足自身应用的要求。
在使用编码器时,需要注意防雷和防静电等问题,避免对测量精度产生干扰。
编码器是一种用于将运动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可以测量转子的转速、角度和位置等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用于控制和监测机器设备的运动状态。编码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广泛应用,以其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获得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