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天宇 杨晔 胡代元
俗话说:“部队是个大熔炉”,那么,盛夏时节,当散布乡野间的“奇珍异石”遇上野营驻训的官兵,会发生怎样神奇的化学反应呢?下面就跟随小编去看看第79集团军某防空旅野营官兵带来的精彩的军营“石头文化”大餐吧!
伟大文学家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这不,某防空旅野外驻训的官兵们充分发挥了“艺术家“的品质,不论是怎样的石头,在他们的调教下总能异彩纷呈!
有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文化催生战斗力”,该旅利用石头彰显军人硬朗、耿直、不畏酷暑严寒的特点,发挥官兵的创造力,大力打造形式丰富的“石头文化”,用“文化石”给官兵们战斗的动力,奋进的力量,人生的启迪!
从“拇指文化”到“石头文化”,军营掀起了求实、求知、求乐、求美的军营文化旋风,有效地调动了官兵积极性,把官兵们的业余生活从方寸手机屏吸引到周边环境建设上,激发了官兵的创新精神,增添了官兵的生活乐趣,培养了官兵的动手能力,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陶冶官兵们的情操,可以说小小石头好处多多。
踏入某防空旅野营村,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从营门口到班排帐篷,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文化石”,这些石头或矗立、或躺卧,或棱角分明、或色彩突出,形态迥异,上面刻有各种励志文字,每一块“文化石”无不浸染着烈日酷暑与风霜严寒侵蚀的印迹,无不弥漫着官兵笑傲艰苦的精神,无不诠释着军人比石头更硬的坚强,无不昭示着野训部队厚重的文化底蕴。“文化石”悄然连接成了军营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一块块看似简单的石头,经过官兵的书写可就不再简单了,它成为了官兵心中的思想灯塔、精神图腾,看吧,荣誉、使命、担当……每一块石头上都书写着连魂、营魂,书写着战斗口号,体现着官兵的坚强性格、执着精神,激励着官兵苦练打赢本领。小小石头不仅融入了官兵们的战斗精神,而且增添了野营文化的色彩和厚度。
他们把赏石、评石文化引入到军营文化之中,用石头的精神,去激励士气、磨砺意志,启迪官兵们忠诚使命、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中扎实工作,多做贡献。官兵们笑说:“军营的石头会说话,说的是军人的使命与忠诚!”
“在紧张和忙碌的训练过后,在帐篷前与奇石对坐,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身心也得到了憩息和调整”。中士赵成军刚担任文书不久,石头成了他工作最好的伴侣。领悟到石头文化之妙后,他每天都要在野营村转转,借石鉴己:我们就应当有“石头”稳如泰山、敢担重任的精神!
“一块块简单的石头经我们认真打理就不再简单了,它成了我心中的灯塔。懈怠时,‘荣誉’、使命’提醒我,训练放松时,‘练为战’鼓舞我……”这是发射七连一名叫张程的战士日记中的一段话。
而河南籍战士邢伟写给家人的信,更道出了官兵付出汗水、寄予情感的文化石的作用:“我不再迷恋地方的花花世界,不再迷恋网络和娱乐文化,军营的阳刚文化才是我的向往……”
给“文化石”寄予情感,让“石头文化”成为军人独特品质的生动写照,该旅主任黄秀亮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军营文化建设连着战斗力,占领好文化阵地,就是在创新教育手段和模式上‘拓荒’。当石头成为野营村的文化风景线,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启发人、锻造人、鼓舞人的精神图腾,其意义便超越了‘石头文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