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换装怎么一个乱字了得 ?住建部你管不管?

文/姜军
为规范点赞!
自5月1日徐州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在全国率先统一换着制式服装以来,全国各地城管执法机构陆续启动换装工作。尽管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供应管理办法》,住建部也制定了《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技术指引(试行)》,然而在换着制服中出现的“超范围着装”、随意更改设计,不规范着装的问题屡见不鲜,花样百出,也引来众多质疑和猜测。拥有众多粉丝的南京玄武城管执法队员“桥上人家”,就在其公号先后推出《出师未捷城管先死》、《城管统一着装可以宣告失败了》等文章,直言换装和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中的各种乱象,并表达了一种失望。
穿的鞋子都是五颜六色的
执法形象与仪容仪表有很大关系
由于种种原因,此前,城管并未像公检法机关、工商、税务等执法司法部门一样,拥有全国统一的制服,有些地方的城管制服甚至显得“不伦不类”,制服不统一、区分度不高、识别性不强,已经让城管形象和城管执法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境地。城管部门本可以借统一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管理的东风,改变外界对城管是“杂牌军”的印象,提升城管队伍的职业荣誉感,提高城管队员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
浙式
苏式
虽然很精神,可这综合行政执法的装备确实有点让人看不懂?
而好多地方城管局却并未理解到这个问题所在,而是单单的为了方便完成所谓的“执法任务”,让协管也穿上了正式的服装(此处非对协管歧视),甚至按照某些基层局领导的喜好,改变了式样。浙江省在换装过程中,将标志标识中的“城市管理执法”字样统一调整为“综合行政执法”,其它保持不变。浙江媒体同行解读后的《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牌 “城管执法队员”退出历史舞台》的新闻一时间刷爆城管人的朋友圈,这个新闻让专业关注城管的小编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这个做法虽然经过当地省政府同意,由于误读,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正在进行的全国城管换装。
今年初,苏州吴江城管局将部分职能下放太湖新城。而就在近日,在新成立的太湖新城综合执法局着的却又是“苏式”版的综合执法队伍服装。
住建部城管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到2017年年底前将实现全国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统一。短短大半年时间中,却出现几个版式的服装。“城市管理执法”和“综合行政执法”究竟是一支队伍,还是两支队伍,这里面有何关联,有何区别,让很多业内人士都看不懂,就不要谈普通百姓啦。说好的是统一,说好的是表明着装队伍身份的呢?别忘记《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供应管理办法》可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啊?
《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供应管理办法》,对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的配发范围、供应种类、气候区域、供应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而如今,出现这类乱像是不是应该让住建部城管监督局发挥下这个监督指导功能呢?
城管换装是规范执法第一步。好多地方新制服是换了,可执法形象依旧。穿制服敞着扣子,巡逻时自由散漫,还有穿运动鞋的、执法时候不戴帽子不注意装束的等等诸如此类的不规范现象依然严重。可以说,城管队员的个人素质和形象在某种程度上直接代表并影响着全国城管的形象,也间接反映着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
住建部城管局不妨利用这次换装机会,从着装规范、作风纪律等入手,参照军、警队伍相关的管理模式,对城管执法车辆、执法岗亭、办公场所等标牌标识做个统一规范标准,包括执法文书全国也得搞个统一格式吧?当然还有协管人员着装问题的规定也可以参照公安部门对警辅的规定出台相关意见细则,也给协管这支城市管理的重要补充力量指条明路。基层的管理者也搞得木有了方向,甚至已经出现“等、看”的现象。
执法车辆的标识标牌应该有个规范
这些建议也并非小编闭门造车整出来的,也是花了时间搜集整理而成的。
小编期盼着,迅速出台《关于大力加强城市管理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城管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总体安排》、《城市管理执法细则》《人民城管执法规范》《人民城管着装规范》《人民城管标牌标识统一规范》《城市管理协管队伍管理规范》等基层急需的执法规范。同时,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以标准化为依托,健全完善执法制度;以信息化为支撑,强化执法管理体系;以教育培训为手段,加强执法主体建设。”规范化建设目标。
这个样装还是很帅气
当然,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城管执法队伍,不是靠喊口号,更不是靠几个调研,更不是靠搞几个培训。
“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是住建部作为“娘家人”第一个全国性的教育活动,旨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两个相关文件发过后,就木有了声响。小编真心希望能学习下公安,通过各类专项活动着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并且建议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切不要虎头蛇尾或者光打雷不下雨。
城管执法立法一直是所有城管人所关注的,也是呼声最高的。由于城管执法行为的依据之前都散落于各类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城市管理领域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城市管理法,一线执法人员经常抱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底气。
5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管理执法办法》为规范城市管理执法和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城市管理法治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办法》并没有完全解决困扰城市管理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性问题。小编得知,住建部也就城管立法工作召开了研讨会,听取和搜集了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立法的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到现在将近一年半了,住建部城管监督局的工作自然可圈可点。住建部城管局去年底公布了十个“第一次”的成绩单,着实让所有城管人感到希望。但很多基层城管人仍然会责备或者抱怨住建部城管局改革的动作太慢,小编也总试图开脱:毕竟就那么几个人,那么几条枪。
“ 2017年底完成换装已经写进了37号文,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此番统一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应该说,只是规范城管执法的第一步。虽然说改革绝非一蹴而就,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既定,各项具体措施在推进中能否抓的更实点,更细点,落实改革举措的步子能否稍微再大些。党中央的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这当然需要我们每一个城管人的锲而不舍和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