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纵观直播平台发展

客观来说,引入ip版权费用高,用户转化率并不理想的问题,困扰着整个音频行业。尤其是,除引入版权外,相关内容宣传推广费用,内容分成等仍需要平台持续投入资金。在如今的市场背景下,新宿聚合直播盒子官网仍然保持着强劲的销量数据,在不断的战胜挡在眼前的竞争对手们。
但从数据上看,音频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音频用户最多的国家,在线音频市场用户规模达377亿。目前音乐、游戏、在线视频的移动互联用户渗透率已分别达到89%、82%、74%,而在线音频市场的渗透率仅为455%。
从现阶段音频使用场景来看,休闲、通勤、居家、亲子是四大主流场景。一个共识是,未来,车联、智能音响、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设备等iot场景下,音频内容或许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推动音频的渗透及发展。
拿蜻蜓fm来说,蜻蜓fm已经与包括百度、小米在内的合作伙伴,建立了基于音频内容的全场景分发。百度此前投资蜻蜓fm,一定程度上,也是为语音搜索、小度音箱和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的内容生态考虑。
11月26日,蜻蜓fm创始人兼ceo张强在36氪wise大会上披露:截至11月,蜻蜓fm全场景生态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3亿,合作伙伴已超600家,接入智能设备达9000万台。
蜻蜓fm创始人 张强
而喜马拉雅则在推出自家智能音箱后,仍不断与其他音响品牌合作。其中的原因在于,这种合作将拓展优质音频内容的分发渠道,同时,用户使用场景也逐渐丰富。
5g时代到来,语音交互将成为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这是摆在音频平台面前的机会,同样,也是一个难题,未能适应下个时代变化的企业,就注定将被时代新浪潮淘汰。
加速上市谁能占得先机相比移动社交和移动电商等领域,从创立到上市需要仅需3-4年时间不同,在线音频行业走过了6年时间,行业才开始集体讲述上市故事。
喜马拉雅等平台缓慢的上市历程背后,是在线音频行业直到最近几年,才被看做是门好生意。
过去,长、短视频领域相继爆发,用户时间被抢占。艰难地跨维度争抢用户的同时,在线音频平台也在pgc和ugc两种内容模式中不断探索。直到语音交互和碎片化时间消费的机遇来临,资本才开始形成认知,相比眼球经济,耳朵经济也大有故事可讲。
当然,对于整个行业最关键的标的事件是,2018年4月,国外著名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以直接上市的形式登陆美股,当天市值达到了265亿美元之巨。中国作为泛音频娱乐用户数量最大、行业收入全球第二大的市场,资本也在呼唤“中国的spotify”。
国海传媒研究员朱珠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分析,“不仅spotify珠玉在前,现今无论美股和境内资本市场,都已经理解在线音频行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用户数已经达到一定量级,商业模式也已经基本确定,当下是选择上市的最好时机。”
不仅在线音频平台在争抢上市第一股,2019年10月,得到app母“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下称思维造物)”,也传出即将在科创板上市的消息,罗振宇的知识付费音频平台能够估值几何,也是行业十分关注的事件。
在朱珠看来,除了已经上市的腾讯音乐tme是盈利之外,余下均在亏损边缘,受抑于估值体系,也不太适合直接登陆a股。此外,受制于商业模式,思维造物拟登录科创板也会面临难题,即使科创给予一定估值体系的可选性。目前来看,除荔枝已经明确要赴美股上市外,预计喜马拉雅和蜻蜓fm大概率也会选择美股。
当下在线音频平台竞速第一股的比赛中,单在2018年,喜马拉雅就曾4次被曝出上市传闻。随着其大股东上海证大投资所持的股权,因司法协助被冻结,喜马拉雅上市时间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今年传出喜马拉雅正进行pro-ipo融资时,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tech星球,“喜马拉雅没有理由不计划上市,更多可能是静默期不方便讲。”
刚刚更新招股书的荔枝,在这场竞速中可能跑到了前面。但美股审查时间,以及过会是否顺利,都将决定荔枝能否能最先上岸。
另外,得到app如果顺利在科创板上市,“移动互联第一股”的称誉,势必为其市值前景加持。蜻蜓fm也不排除启动美股上市的可能,毕竟行业第三名的命运,不是被收购就是落寞,蜻蜓fm还有机会为自己争取主动权。
一场行业第二阶段的竞速已经拉开大幕,在线音频行业也开始“复制”游戏直播2018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