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四大特点

归纳起来,plc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可靠性高
plc用软件代替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接线可以减少到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十分之一以下,大大减少了触点接触不良的可能性。另外,plc自身具有较强的自诊断能力,能及时报告出错信息,或停止运行等待修复。
plc主要模块都使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对cpu核心部件所需的+5v电源,采用多级滤波,并用集成稳压器进行调节。
plc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低,在环境温度-20℃~65℃、相对湿度为35%~85%情况下,plc都可正常工作。
2.抗干扰能力强
i/o设计具有完善的通道保护和多种形式的滤波电路,以抑止高频干扰,削弱各模块之间的干扰影响。在系统的输入/输出回路中,采用光电隔离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回路间的信号干扰。
在plc中常采用“看门狗”来监视用户程序运行时间,以避免plc在执行程序过程中进入死循环或“跑飞”(plc执行非预定的程序)。只要循环超时,就会报警或作相应处理。
plc软件定期检测外界环境,当plc检测到偶发性故障时,立即把当时状态存入存储器,禁止对存储器进行操作,以防止存储信息丢失。一旦故障条件消失,就可恢复正常,继续原来的程序工作。对程序及动态数据进行电池备份,停电后,利用备份电池供电,使有关状态及信息不会丢失。
3.编程简单、系统设计修改调试方便
现在使用最多的plc编程语言是梯形图。它符合大多数工厂企业电气技术人员的读图习惯,语言形象直观,易学易用。plc采用软件方法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使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大大简化。用户程序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调试,减少了现场调试的工作量。若生产设备更新或生产工艺流程改变,用户可通过修改其用户程序,从而可方便快速地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
4.模块化结构、通用性强,维护简单、维修方便
plc产品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无需用户自己再进行设计和制作硬件装置。
即使plc出现故障,维修也很方便。plc具有很多故障提示信号,本身还可作为故障情况记录,易于诊断。诊断出故障后可按模块查找,只需简单更换模块即可。
plc是将微电子技术应用于工业设备的产品,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能耗低,重量轻。plc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相比,体积减小95%以上,功耗减少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