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牙时期,宝宝的牙齿总会出现各种问题,由于很快就要换牙,父母往往不会给予重视,总是认为不影响吃东西就好。
事实上,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烂牙”,就可能给宝宝带来多种不可逆的健康损失。
危害之一:刺激口腔黏膜,诱发疾病
正常情况下,牙齿和口腔黏膜可以相安无事地共存。但当出现烂牙时,其锐利的边缘可能会刺破舌头和口腔黏膜,进而形成习惯性口腔溃疡。
鉴于口腔黏膜保护黏膜下各种组织和免疫屏障的作用,一旦经常溃疡,就会为各种病菌的入侵提供便利条件,诱发如感冒发热、肺炎、腹泻等疾病。
危害之二:影响营养摄入,阻碍发育
牙齿是消化系统的第一道关,一旦发生烂牙,就会阻碍进食时的咀嚼,使吃进去的食物得不到充分处理,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影响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此外,如牙齿情况较差,宝宝还会拒绝食用一些不易咬烂还容易塞牙的食物,可能养成偏食的习惯,影响营养的均衡摄入。
危害之三:影响恒牙发育,导致畸形
当乳牙龋坏时,食物会更容易残留在口腔中,使其他牙齿也发生连锁反应。当龋洞严重时,还会触及牙神经,产生剧烈牙痛,影响恒牙牙胚的正常发育,出现恒牙釉质发育障碍及牙齿排列畸形等情况。
危害之四:影响颌面发育,影响脸型
有了烂牙之后,宝宝在咀嚼时会不自觉地改用正常牙齿咀嚼。过多使用某一侧的牙齿,会慢慢形成偏侧咀嚼,长久下来就可能使面部发育变得不对称。
及时处理龋齿,学会积极预防
当发现有宝宝患有龋齿时,一定要及时处理,不要等到牙齿已经烂到影响宝宝正常生活时才去处理。当然了,在平时就要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
首先,不要给宝宝吃甜度过高的食物以及饮料,在吃奶或喝含糖饮料后记得要用清水漱口,不要放任宝宝养成叼着奶瓶睡觉的习惯。
其次,保持口腔清洁和定期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最好是从小教育孩子养成睡前刷牙、吃东西后漱口的良好习惯,每三个月到半年做一次口腔保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干预治疗。
最后,想要宝宝牙齿健康稳固,充足的营养,尤其是钙质、维生素a和d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