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爆雷的p2p,违约不断的债务,跌跌不休的股市,这个夏天的金融市场是如此的不平静。对于股市,成交持续低迷,估值接近历史最低,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要不要抄底,这个时候入场买股会不会太贵?
作为巴菲特的座上宾,曾经帮助巴菲特成功入股比亚迪的普元资本创始合伙人文辰晖博士在叮当问答第二期超级圆桌上给出了他的回答,看公司贵不贵并不难判断,买还是卖需要这样抉择……
公司的价值与便宜的价格,更看重哪个?
肯定更看重公司的价值。
这个价值包含三个方面:一,要有不断增长的现金流;二有可以鉴别的公司的竞争优势,也就是所谓的护城河;三是有一只可以依赖的管理团队,能够长期保护好公司的竞争优势。
所以,相对于便宜的价格,我肯定更看重公司的价值,这是价值投资的出发点,我更偏向于长期价值,就是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带来的长期持续价值的增长。这里面有两个核心,一是公司可鉴别的竞争优势,二是管理团队能保护好竞争优势。
便宜的价格当然是有帮助的,在最初的价值投资里面,也就是所谓的安全边际的意义,也就是价格与价值的区别,这个在现在市场上影响的是短期收益率。从长期来看,只要是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并且这个公司有可持续、保护好的竞争优势,以及价值增长的空间。我会倾向于部分建仓,持续关注。在市场波动的时候,增加仓位来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如何看待小米公司的价值?
无法判断小米的核心竞争力。
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在产业链中的创新模式,这些是不是持久可保护的竞争优势,比较怀疑。它的管理团队是不是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比如沃尔玛与戴尔电脑,戴尔电脑是把传统销售渠道缩减,做了直销,这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它并没有不可复制性,也没有可保护的东西,它并是一个可以持续战胜对手的法宝。沃尔玛是在一个比较传统的商业模式里,靠的是管理的机制、管理优势,利用企业文化管理优势持续保护好自己在行业里地位的公司。这两者之间,我是更看重竞争团队的。
如果拿小米跟苹果比,苹果是有可鉴别的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而客户对苹果产品的粘度也是远远超过了小米。小米如果在未来要想继续保持它的市场地位,甚至是增加市场占有率的话,只有在成本、创新和价格在公平的场地上跟大家一起竞争。它是没有可鉴别的品牌忠诚度、或者是溢价能力的。实际上苹果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微软,它具有一个相对垄断的,而且客户黏度非常高的这么一个模式。所以我在现阶段不会去碰碰小米这样的公司,因为我如果长期持有的话,我不是看它这两年的市场份额,我是看它长期有没有可持续增长的模式。从这两点来讲,我宁可去看苹果,可能不会去看小米,除非它的价格出现大的波动,低于它的公允价值。
如何评价上半年私募基金收益差别大?
差异是好事,意味着更多机会。
市场的多样化和这个所谓收益的大的差距,其实是一件好事。其实最可怕的是市场的同质化,就是如果大家都用同样的投资策略,同样的投资手段,那么可能市场的机会就真的是很差。这种差异化的存在,跟人的聪明,或者说跟他的信息多少有关系。真正的市场赚钱靠的是预期,靠的是大家的预期和意见不一致。有一个不太严肃的说法,任何一个基金经理说过去一直赚钱,那么可能我不会把钱继续留给他,任何投资方法在任何市场都难持续赚钱,所以你的方法如果过去两三年已经赚钱,可能考虑会用其他人的方式,因为轮流赚吧。
关于市场预期,该如何看?
判断市场预期非常难。
如果我今年真的赚到50%之上,一些有经验的客户会考虑在减仓,因为他们觉得不可能持续,或者是策略过于极端。如果获得了远远超出市场的收益,那么不管我的策略是什么,下半年或者明年我的策略很可能会反过来作用于我,使我不能够再有好的收益。
我觉得这是市场非常健康的指标。所以这也是从长期来看,为什么价值投资是可以获得长期收益的方式。它其实避免了让你不断的去判断市场,不断的去调整策略,而是始终如一的策略,而这个策略是真正跟踪公司的价值,而不是跟踪市场来判断市场情绪。
所以反过来讲,如何看待市场预期。我觉得这个事情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是准确地在一个不温不火的市场里面判断市场预期是非常难的。市场今年有可能上升10%,有可能下降10%。华尔街的投行每年都会有一个对明年市场预期的分析文章,绝大多数文章的论调都是明年的市场会延续今年的状态,因为这是最安全的一种预期。同时也说明预期未来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但是这又是他们的工作必须要做出预期。特别是在一个不温不火的市场,没有哪一个预期是非常准确的。相对容易的预期是市场出现了大的上升,比如一年涨了50%,这个时候很多人倾向于会收回来一些,这个合理的预期,但这个冒的风险是市场的惯性,明年可能会回来30%,但还有可能会再涨50%,因为市场的绝对临点是非常难抓的。所以,这是做技术非常乐意做的事情,价值投资在这方面是比较少的,它看的是整个市场现在的市盈率是多少,或者市净率是多少。
如果问我的话,我可能比较简单的回答是,我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分析市场的预期,时间绝大多数花在看个股上。就是个股的未来价值增长有多大,现在价格是多少?当然这个市场的上上下下会影响它的投资回报,但在我的投资策略里面,已经把这部分排除在外。
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通常不太参与关于市场预期的讨论。因为,第一市场预期不是不做不可的,更多时间可以用在研究单个公司的价值上。市场预期来说是选择股票的机会,市场预期非常高,纷纷把股价推上去,出现的问题是难于选股票,所以这个时候通常会退出市场,等待时机再来,当然风险是有可能会错过一波牛市,有一个短期跑输大市的记录。这是愿意付出的代价,等待的是市场再次出现的机会。价值投资者看重的是市场的现状,而不是说未来价格会向哪个方向走,而是今天有没有值得我们买的股票。
怎么看待买点和卖点?
知道什么时候不卖更重要。
买点当然非常重要,买点是相对容易控制的,因为买点实际上是寻找被投资机会的一个测验,就是在这个点有没有可以适合你买的股票,它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逻辑思路。
卖点,说实话不是一个很简单的策略问题。对长期价值投资者来说,卖点更考验一个投资者的技能。可能有些人会倾向于说,当股票的价值低于它的价格,也就是价格短期内超过它的价值时倾向于卖掉它。但实际上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价值投资者,其实并不会很快的这么做。他们会耐心的等待一些企业,因为除非你有更好的买点,更好的股票,那么你可以卖掉,然后建立一个新的仓位,有更高的投资收益预期。这里面的难点在于,你对一个新的公司的了解和对已有公司的了解,前者是比较弱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巴菲特持有的很多公司,他并不是当股价升起来就卖掉,再去买其他的。他倾向于让这个公司一直成长下去,只要它的竞争优势还在,管理团队还稳定,他就一直持有。他期待的是投资收益率就是这个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的复合增长。这又是一个放弃短期收益的做法,就是说如果你把这个股票今天卖掉,避免了股票下行的走势,但是失去的是享受这个公司长期获利的一个机会。
为什么?因为卖掉一个公司的股票再买回来的点是很难控制,甚至不知道这个公司的股价会不会回到一个让你愿意再买的点,而这样的话你明明手里有一个好公司,它可以长期持续增长,而你因为一个短期的利润计算而放弃了持续持有这个公司。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任何一个增长100倍的公司,它都要先经历增长10倍。那么很多人在心理上看到公司增长10倍之后,他就会当作超增长会卖掉,他没有想到这个公司可以再增长100倍。
所以这个非常考验一个人对公司持续增长能力辨别的技能。如果你看一个人一生的投资业绩,真正赚大钱的是那些增长几十倍的股票,而非常注重卖点,或者注重在适当的时候把股票落袋为安的人,实际上是非常难赚大钱,或者说你很难一辈子成功的几十次卖掉股票,这几十次的利润加起来成为一个非常高的收益,而往往是你成功的做了一只股票,最后再赚了很大的钱之后再卖掉,这个赚钱利润更大!所以我的观点基本上是卖点比买点要更重要,知道什么时候不卖,特别你看好的公司,能够坚持住,宁可承担短期内下行的风险,而不要轻易放弃可能更重要。
卖点一定更重要,买点决定的是短期收益,卖点决定的是对这个公司真正的洞察力!
如果你为了避免20%的下行,或者20%、30%、50%的下降损失而轻易卖掉公司的话,只有两点。第一,你希望这个公司能够在更低的点位买回来。第二,你对这个公司只是尝试下,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你认为到某个点就到头了。而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是不应该最早去买股票,如果它很容易让你看到它的底部,现在下注买的公司,它是可以持续增长,不断增加复利的机会。
简单讲,如果你继承了一家企业,这家企业每年以20%的复利在增长,你会不会因为有人愿意出30%的溢价来收购你的公司就卖掉它。答案是不会,因为我认为在我手里这个公司可以持续的以每年20%的复利长期增长下去,那么我是不会以30%、50%甚至100%的溢价卖掉它。
所以价值投资的一个标签是,像持有一家公司一样持有一只股票,把自己想象成这家公司的持有者。他就经常会问,我会不会把我的公司卖掉,哪怕我持有一股,我也把自己当成公司百分之百持有者来思考这个问题。
控制回撤到底重不重要呢?
控制回撤来自短期收益压力。
那么多优秀的投资人为什么在控制回撤上差别那么大?控制回撤到底重不重要呢?
首先要看你管的是谁的钱,如果管理的是自己的钱,那我们可能在决定投资设计的时候更加笃定。但是如果我们是职业经理人,我们很在乎每年的业绩,因为这会影响到明年融资,那么职业经理人实际上是非常注重短期收益的,他会不断根据他对短期市场预期的变化来做出决定。他们非常聪明,但很不幸的是,人在预测市场这件事情上顶多是个平均值,很难有人持续的准确的预测对市场,所以不是说他们不聪明,而是说这件事本身是不可做的,而恰恰大家又被迫来做这些事情。即使是用偶然性来解释,这也导致为什么在短期内大家的收益会差别那么大。
如果今天你告诉他们都不用担心短期收益,只要注重看公司的价值和内部的价值增长就好了,那么其实我相信有很多优秀的投资人,一旦他没有这个束缚没有这个压力,他们是会做很多事情的。但是不幸的是他们必须要考虑短期收益对明年融资能力的影响。
有500万应该怎么配置?有什么建议?
提醒大家可配置些海外资产。
首先这跟个人的经济情况有很大关系,就是追求资产的安全性,还是追求高收益?实际上这是一个技术比较成熟的标准答案,跟人有关,跟家庭需要有关。我能够提醒的一点是,大家注意人民币比较强的下行可能性,需要配置好的海外资产。
整体而言,作为价值投资忠实的实践者,文辰晖博士通过这次在叮当问答超级圆桌中的回答,让我们懂得:
现金流、护城河和管理团队决定了一个公司的长期价值;
对市场进行准确预期是非常困难的,不如花更多时间放在个股上;
一个赚大钱的投资人,最难做到的是不卖,而不是能够多次选择正确的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