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蛋鸡育雏的关键措施

秋季蛋鸡育雏的关键措施北洲养鸡网
蛋雏鸡是指从出壳到 的雏鸡,育雏阶段是蛋鸡养殖的基础阶段,是鸡饲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到育成鸡的整齐度和合格率及成年母鸡的产蛋性能,最终影响经济效益。怎样才能更好地育好雏鸡,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育雏舍准备
鸡舍地面用%火碱或来苏儿彻底消毒,料盘饮水器等浸泡消毒。甲醛熏蒸消毒鸡舍(所有用具及垫料应一起熏蒸)不要少于(温度。c~℃左右,湿度%左右)。随时联系确定雏鸡到场时间,进鸡前,鸡舍内的甲醛气味要基本排除干净。垫料要摊平。上育雏注意铺塑料布或报纸,防止雏鸡受凉。鸡舍预热,使室温达到℃~℃。
雏鸡来源
应从正规的孵化场购买雏鸡。因为健康的雏鸡是提高成活率,培育高产蛋鸡的重要基础。优质健康的雏鸡应来源于spf种鸡群,种蛋的品质孵化条件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着雏鸡的品质:如支原体沙门氏菌淋巴白血病等可垂直传播。另外,日龄雏鸡马立克的免疫好坏也是影响产蛋前鸡只死淘率的重要因素:只有正规化的种鸡厂在以上几方面做的才比较到位。
育雏温度
雏鸡体温低,体表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机能差,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弱,需要人工提供适宜温度。正确的育雏温度应为第天。c~。c,以后逐渐下降,到日龄降至。(。育雏初期日温差应控制在。c之内,到育雏后期日温差应控制在℃之内。但在育雏过程中,温度不易控制,易出现过低或忽低忽高的情况,温度过低时,影响卵黄的吸收,影响抗病能力,有的发生感冒下痢,雏鸡畏寒而扎堆.严重时互相挤压扎堆造成大量损伤和死亡;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食欲减退,体质较弱,发育迟缓,引起啄癖,也易患感冒和感染呼吸道疾病。
饮水和开食
应该在蛋雏鸡进入育雏舍之前将饮水器装/的水,放入笼内,使雏鸡到达时饮水温度达到。c左右。水中加人维生素电解质抗生素和%的葡萄糖,饮水 。每天换水次,早上点中午点,加营养液,晚点加凉开水以减轻肾脏负担。饮水 后开食,每天至少添~次料,最初一天可选择玉米面撒在雏鸡饲料上,可减少雏鸡糊肛,用量为每只雏鸡 左右。
饲料与营养
雏鸡采食量不大,但对饲料品质要求较高,应保证供给适口性强,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以满足其生长需要。饲料中一旦动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不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就会严重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表现体质瘦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要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和当地饲料来源种类,因地制宜地配制全价饲料。严禁用肉雏鸡料喂蛋雏鸡,因为肉鸡料的营养及药物的成分和浓度不适合蛋雏鸡,喂过肉雏鸡料的蛋雏鸡必然发生性早熟骨骼发育不好等问题。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员须认真观察雏鸡每天的饮水量采食量及粪便的变化情况和精神状态情况,及时检弱残病死雏鸡,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做好舍内环境卫生工作
舍内外要保持清洁卫生,粪便每天及时清除,垫料要经常更换,保持鸡舍干燥。由于舍内温度高,如果湿度大,鸡粪成堆,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长期生存,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容易传播.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饮水喂料器具应经常清洗消毒,带鸡消毒每周不少于~次。
.减少应激
雏鸡胆小易惊,对周围的环境变化极为敏感,雏鸡受惊不利于生长发育。应尽量减少如转群免疫接种断喙陌生人进鸡舍等应激,给雏鸡营造一个温暖舒适清洁安静的生活环境。每当在接种转群前后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素维生素c以减缓应激,断喙前 起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和维生素k。除减缓应激外,还可防止出血过多。
.及时通风换气
应注意鸡舍通风,育雏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由于雏鸡新陈代谢旺盛.鸡群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另外鸡排出的粪便蒸发出大量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影响雏鸡发育。条件简陋的养鸡场,仍然用煤炉加温育雏,在育雏室低矮,阴天刮风潮湿煤炭燃烧不充分的时候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育雏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入鸡舍,尤其外界气温低时更要防止冷风吹入,以免雏鸡着凉感冒。
.雏鸡密度要合理
如果密度过大,或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放置的位置不当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引起不必要伤亡。每平方米可饲养只,随着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只左右。还应根据鸡的品种大小强弱的不同进行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挤压。
及时预防免疫
科学及时免疫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应及时进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的免疫。如果预防接种不到位,雏鸡不能获得坚强的免疫力,一旦暴发以上几种传染病,将引起大量雏鸡死亡,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尤其是传染性法氏囊病,即便没有大批死亡,痊愈病鸡也会对部分疫苗产生免疫耐受,影响免疫效果,给后阶段养殖埋下隐患。另外,雏鸡白痢和球虫病是育雏阶段两大疾病,要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或药物预防,以防疾病发生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