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铁

张元铁,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曾在武汉、深圳、杭州、北京、上海、日本、菲律宾等地举办十余次个展。出版有《张元铁作品选》、《张元铁水彩画集》、《张元铁书法选》、《艺林漫步》等。

                 无声的轻音乐
             张元铁水彩画展观后 彭 德
  (彭 德: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

   张元铁潜心水彩画、书法,并颇好诗文,其画作明显地表现出中国文人画家的气派。他擅长的水彩画是标准的西洋画种,但画面中流露的却是典型的中国情调。
   张元铁的水彩画具有写意性。和传统的西洋水彩画以写生为本不同的是,他的风景画统统都是向壁虚构的产物。心中之象比描绘眼中之象有大得多的自由度,而表现心中之象正是中国文人画的一大特征。
   张元铁的水彩画具有书法艺术中的一次性。不反复涂抹,不堆砌,不做作,逸笔草草,如行云流水,活而不乱,放而不狂。在绘画技法上,他继承了计白当黑、意到笔不到的中国书画艺术传统,在处理云天、水面、雪源、山石、墙壁时多采用留白的方式。这些空白画面还蕴含着汉唐碑刻中的金石味。其中的一些大刀阔斧的画法,同他所推崇的《石门铭》、《张迁碑》、《瘗鹤铭》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元铁的水彩作品清心爽目,如同《空山鸟语》、如同《雨打芭蕉》、如同《梅花三弄》、如同《二泉映月》,也如同水彩画故乡的《随想曲》、《小夜曲》和《无词歌》,画面中绝无苦涩和压抑感。当今中国绘画多流于沉痛,背负的真痛苦和假深沉等包袱太重,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特例。在当代绘画已不再是号角与刺刀,不再是枪炮和地雷,也无须追求刺激性和爆炸性。在席卷画坛多年一窝蜂地标榜深沉苦涩风气应该寿终正寝之际,看张元铁的画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张元铁水彩画展观后 黄铁山
  (黄铁山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张元铁的水彩画有自己独到的面貌和极富个性的艺术语言,这是难能可贵的。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气韵生动”,他的水彩画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神,他作品中的生动气韵,表现在他对表现对象的“风气韵度”的整体把握,得了对象之神;更表现在他个性、才情的自由抒发,气惯全画,也表现在画面形式感及线条、块面等造型手段的和谐统一。因此,看他的画不但能引发对自然的美学联想,也能感受到他作画过程中的美学追求和快感,这样,作品就从如实描写的“能品”上升为传导气韵的“神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