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友商来势汹汹,雷军亲自挂帅中国区,小米能否抗住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环比减少.%;经调整利润亿元,同比增长.%,环比增长.%。小米it与生活消费品部分继续保持较快增速,营收达亿元,同比增长.%。小米it平台已连接it设备数达到.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同比增长%。智能产品
?
小米年第一季度财报截图
其中,智能电视业务连续两个季度出货量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截至年月日,全球累计出货量为万部,同比增长.%。报告期内,小米的互联网分部收入达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广告业务收入达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游戏收入达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
至于大家普遍关心的智能手机业务,在财报发布之前,小米曾发布自愿澄清公告,表示第三方调研公司idc给出的小米一季度约万部手机的数据有误,实际约为万部。
小米集团手机、it、互联网服务等收入占比
在这次的财报中,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小米智能手机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全球销量达万部。其多品牌战略初见成效,r n 系列报告期内累计销量超过万部。小米系列截至年月初,销量超万部。
根据c数据,年q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持续下滑,消费重心持续移向中高端产品。年里,高端手机出货量增加%的情况下,而售价美元以下(约合元)的手机销量则下降了近%。
随着手机存量市场用户的产品升级需求爆发,高端智能手机涨价是大势所趋,中低端手机市场空间正遭受挤压。
综合来看,小米手机的调整其实是符合市场大势,r继续死抠性价比,而小米品牌则是尽量向更高价位段上探。对于小米来说,不管是手机业务还是it方面,这都是一份不错的季度财报。
但这毕竟只是第一季度的数据,智能手机市场越往后越难,这个行业已经到了洗牌临近结束的关键时期。
另一方面,来自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年-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万部,同比下降.%。
在竞争重压下,今年各手机公司自去年年底以来,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和底线。小米是否能顶住压力逆流而上,还得接着看小米在下半年是否有竞争力的连续性产品推出。
r、一加来势汹汹,下半年能否抗住?
智能手机市场今年迎来一波品牌分拆运动。小米在今年月份将旗下的红米系列独立成r,并挖来了前金立集团内总裁卢伟冰掌勺;则是在春节后宣布启用全新互联网手机品牌qoo,并在月份推出首款产品,起售价比小米便宜块钱。
r和一加一样,和oppo共用研发和供应链体系,就连很多员工也是从oppo分过去的。这个品牌去年下半年主要进攻印度市场,本月号在北京开了一场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回国的首款产品r x,这款产品主打极致性价比,搭载升降摄像头和屏幕指纹识别,售价仅元起。
r的回归对于红米和荣耀而言,都会有很大的冲击。这个品牌主打线上,走的是极致性价比路线,注定会分食掉一部分红米和荣耀的出货量担当的千元机系列市场份额。
一加今年也在国内加大了攻势。在刚刚过去的月号一加一口气发布了两款旗舰手机:一加和一加 p。其中一加的售价和小米一样,还是在元这个价格区间内。但一加 p则不一样,元起售,顶配达元。不难看出,一加今年也在向更高端的市场冲击。
小米在上市之初反复强调自己是家互联网公司,是个新物种,但它最核心的还是占比超过%的智能手机业务。上述提到的三个品牌,都是在今年第二季度发布的新品,他们对小米能造成多大的冲击,会在今年第二季度乃至再往后体现出来。
在本次财报发布之前,小米进行了上市以来第五次架构调整,此次调整意在加码中国区市场。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兼任中国区总裁,负责中国区业务开展和团队管理,同时成立大家电事业部,任命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川为大家电事业部总裁,负责除电视之外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品类的业务开展和团队管理,向雷军汇报。
对于的这次调整,如今有些被闲置的小米集团组织部长刘德表示,小米集团的核心战略升级成为“手机+ait”后,这一战略落地支撑的重中之重就是中国区销售和服务业务。在他看来,雷军就是小米集团对中国区的最大投入。
上一次雷军亲自抓的是智能手机业务的交付。那个时候正好是小米的低谷期,智能手机业务最高同比跌幅接近%,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交付不行。后来雷军亲自抓了一段时间,在年的时候小米开始重回增长,并于年月在港交所上市。
此次雷军亲自挂帅中国区,也不难看出小米手机如今在国内的发展或许并不乐观。而在年初,雷军曾放言要在十个季度内让小米重回国内第一。
从如今各大调研机构的数据来看,在剩下的大半年时间里,小米离重回国内第一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