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金报销存在的问题
随着机构财务费用业务量与日俱增,大量使用现金收付为工作效率、人员配置、监管要求等方面都带来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去向难以跟踪。使用现金支付报销,通常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经办人垫款的,现金支付给经办人;二是由经办人提取现金后支付给供应商,过程由经办人处理。但上述两种情况均存在管理“盲区”,由于无法核实资金的真实去向,为虚列费用套取现金,甚至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规行为制造可乘之机。
(二)现金管理不规范。常见的情况包括:一是相出库存限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机构库存现金限额为3-5天的日常委星开支所需的库存现金限额,必须严格将库存现金控制在核定的限额内,超出库存限额的现金必须及时送存银行,但在日常工作中出纳人员为避免多次往返银行而违反该条例;二是“白条”抵库,是指用不审批手续的字条或单据,顶抵库存现金的做法。使得实际库存现金减少,造成正常业务开支所需的现金不足,各种现金收付业务得不到及时的账务处理,很容易导致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白条”且丢失,无据可查,给机构或个人都会造成损失。
(三)库存现金管理工作繁琐。按库存现金管理的要求,库存现金需要存放在出纳专用的保险柜内,现金出库、入库实行双人监督。为了确保出纳人员安全,向银行提取现金,或交存现金,均应采取相应的保安措施等;同时需要配备专业防仿点钞设备,避免收到假币,并按月编制现金报表;会计人员需要按月进行现金库存检查,确保账款相符。
(四)人员配置有待优化。目前,财务部门
的工作内容已从基础的财务费用管理、统计、财务分析等发展到包括管理会计精细化管理、流动性管理、资本管理在内的多个方面工作。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与出纳为不兼容岗位,需要配备专职人员,在人员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仍采用现金支付报销模式,人力资源都耗费在日常管单重复的工作中,无法适应当前财务条线工作要求。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使用现金报销些大于利,也成为“小金库”“账外账”产生的温床.
同时,从政府采用公务卡支付、企业通过财务共享中心集中支付等实际案例可以预见,全面取消现金,使用集中支付报账的财务费用报销模式成发展趋势。
二、采用集中支付模式落地措施
(一)完善集中支付管理制度。通过建立集中支付管理度,从岗位设置、审批权限、支付流程、期末对账等方面规范集中支付工作关键环节,做到支付事前有审批,支付事中有审核,支付事后有监督,确保资金完全按时支付、正确支付、对账及时。
(二)建立供应商库。建立常用供应商信息库,登记供应商的名称、纳税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开户银行、收款账号等基本信息。立供应商信息库可以大大提高集中支付工作效率:一是供应商信息在首次录入时进行审查、核对,以后使用时无需重复录入、核对,避免重复劳动;二是不同报销部门可以共享使用已有供应商信息,提高支付工作效;三是通过记录供应商的合同信息可以同时掌握该供应商合同的分期支付情况,避免重复支付;四是将员工列入供应应商管理,原则上使用工资账号作为收款账号,减少跨行支付的手续费支出。
(三)建立集中支付信息反馈机制。
相比现金报销,集中支付的收款时间是报销要关注的问题。由于现金报销是面对面收款,到账及时,而集中时间统一付出,支付时往往由于收款方信息不正确、支付行对大额支付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支付不及时的情况。为此,在使用此模式时,要建立集中支付信息反馈机制,包括:一是对于提交报销的单据,必须在规定时间,如5个工作日内进行支付:二是通过邮件、短信等形开工,将支付信息反馈给收款人;三是建议收款人开通银行账号动户短信。及时掌握收款情况。
(四)提高集中支付工作效率。
取消现金报销后,常用集中支付的途径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网上银行审批、转账。途径二支付系统直接对接报销系统,通过支付结算批量结算。上述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途径一的优点是转账时间灵活,实时反应支付结果;不足之处在于收集转账支付工作量大,收款信息无法共享使用,对于大额支出由于受到开户资金管理限地址市限制,需要提前预约。途径二的优点是报销审批与支付无缝连接,支付过程工作效率高,不足之处是支付结果不能实时显示。
两种方式相比较,支付系统直接对接报销系统相对更优。
从现金的报销的数据来看不难折射出现金报销的弊端,所以取消现金报销,从表面上看仅仅是操作上层面的改变,但是治理财务乱想、化时务人员配置,提高财务管理合规性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三、明确财务费用的合规管理要求
(一)财务费用管理合规必须制先行。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要财务管理费用要合规。必须要建立和健全财务费用管理制唐,明确岗位职责,明确费用报销标准,明确审计、问责等监督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责任要落实、违反要问责”。
(二)财务费用管理合规必须转变管理理念。财务费用管理工作较为繁琐,所以无论管理层还是财务人员都要树立“财务费用无小事”的管理理念,传播和培育“人人合规、主动合规”的合规文化。不论业冬发展费用还是高管人员的履职待遇费用,都应严格遵守财务纪律,摒弃“擦边球”的饶幸心理。
(三)财务费用管理借力高科技手段。为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改变传统手工作业式的财务费用报销管理模式,实现财务费用报销管理电子化、费用预算实时控制、网上支付、会计档案影像化等功能、达到费用报销“最多只跑一次”的目标。同时,对财务费用管理更精细化,以满足成本核算、财务分析、审计检查等多方面的业务和监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