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和太平猴魁制作工艺区别

猴魁以当地柿叶种茶树为原料,采法极其考究。茶农在清晨朦雾中上山采摘,雾退收工,一般只采到上午十时。采回鲜叶,按一芽二叶标准一朵朵进行选剔。保证鲜叶大小整齐,老嫩一致。制作工艺分杀青、烘干两道工序。烘干又分毛茶、二烘和拖老烘等三段进行。制好的猴魁趁热装装入铁桶,以锡封口,运往销区。猴魁的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每一朵茶都是两叶报一芽,俗称“两刀一枪”。成茶挺直,魁伟重实,不散、不翘、不弯曲。色苍绿,遍身白毫,含而不露。
太平猴魁的采摘在谷雨至立夏,茶叶长出一芽三叶或四叶时开园,立夏前停采。采摘时间较短,每年只有l5~20天时间。分批采摘开面为一芽三、四叶,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坐北朝南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上茶叶;二拣生长旺盛的茶棵采摘;三拣粗壮、挺直的嫩枝采摘;四拣肥大多毫的茶叶。将所采的一芽三、四叶,从第二叶茎部折断,一芽二叶俗称“尖头”,为制猴魁的上好原料。采摘天气一般选择在晴天或阴天午前,午后拣尖。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制成。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
“生茶”指毛茶不经过堆闷工序而完全自然转化。自然转化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