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赢了网李磊:以竞标模式玩转法律O2O

donews11月25日消息(记者张琳)法律诉讼一直是一件线下传统的事情,依赖律所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这个常年不变、几近饱和的市场里,李磊的团队以诉讼服务切入互联网+法律市场,“赢了网”就这样诞生。
赢了网于2014年10月份上线,提供的服务包括诉讼服务和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该公司首创律师竞标模式,有诉讼需求的用户在赢了网提交案件基本信息之后,网站的法律顾问会进行预判,然后通过大数据将案件匹配给相应的专业律师。
目前,赢了网已有全国15000多名专业律师,服务35000多名个人及企业用户。业务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济南等70多个城市。
市场:规模大、痛点多
李磊在法律行业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法律行业规模虽然巨大,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对于大多个人和企业而言,传统方式寻求法律服务的过程费时、费力、费人情,即使找到律师,也存在着专业壁垒、服务质量无法估计和衡量等诸多问题;而在传统模式下,律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推广业务、获取案源、甄别客户切实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和职业发展。
另外,国内法律行业的一大特点是,上游20%的案件被机构拿走,只有少数律所可以接到大型案件;四五线城市的律师相对本地化,中间的断层使得用户和律师在寻求支持和寻找案源上存在困难。
在市场规模方面,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法律服务市场的规模已经过千亿,并以每年30%的速度不断增长。但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之下,尚未出现规模较大的玩家。这一情况给赢了网提供了发展的时机。
模式:以竞标模式实现用户权益最大化
李磊表示,赢了网创建了律师竞标模式,并通过数字对比和独有的顾问服务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律师,最大化用户权益。
具体来说,有诉讼需求的用户在赢了网提交的案件会通过大数据匹配给相应的专业律师。律师根据用户提交的信息给出法律意见,并进行报价。赢了网的法律顾问将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审每一份意见,并最终以评分和评语的形式呈现给用户。用户一方还可以参考每一位律师的业绩评分和简介评分,从律师的过往工作业绩,执业经验和背景等多个维度对比,以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律师。
对于用户来说,赢了网提供了专业律师的免费在线法律咨询,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节省了昂贵的咨询费用。同时,用户通过数字对比和顾问协助,可以找到更适合的律师。赢了网还提供了第三方担保,对服务质量进行把控。
对律师来说,首先通过赢了网则可以低成本获得案源,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做前期案情和意见交流,节约了沟通成本;其次,律师可以通过平台得到更多的处理实际案件的机会;最后,赢了网定期开展优秀律师的宣传,提高了其业内知名度。
如何破解低频痛点
相对于家政、外卖行业,法律是一项低频的服务,挖掘用户成本较高。对此,李磊表示,判断一个企业能否成功并不在于需求频率的高低,而在于是否为用户创造价值。
目前,赢了网面向用户的产品有pc端和web端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作为低频行业,对比创业初期的开发成本,app对于用户的价值相对低,所以现阶段赢了网并未推出用户端app,而是将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最大化。用户可以通过赢了网公众号接收信息提醒、查看法律意见和律师报价等。不过针对律师端,赢了网计划在不久后推出app,便于律师随时随地接案以及与用户沟通。
低频需求导致“广撒网”式的推广对法律o2o企业造成的成本压力要比其他领域更大,因此,赢了网现阶段的市场推广只瞄准精准的目标受众。
“资本寒冬”带给行业洗牌新机会
今年下半年开始,o2o行业资本投资收紧,不少企业发现融资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少企业纷纷在业务上进行收缩。对此,李磊认为,“资本寒冬”将给互联网行业带来一次有效的洗牌的机会。
李磊表示,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资本环境固然重要,但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项目本身。项目是否能为用户真正创造价值将成为资方衡量项目优劣的重要标准。
赢了网在今年7月得到由腾讯领投、德同资本和复励投资跟投的a轮融资。该公司计划在12月启动b轮融资。未来,公司将依旧把重心放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管控上。对于赢了网来说,无论寒冬与否都将始终围绕“用户体验”来完善产品和业务流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