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宜兴——探“宜兴经验”,创“陶都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春风化雨惠百姓

文明新花别样红
去年8月
宜兴从全国2800多个县(市)中
脱颖而出
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全国50个试点县(市)之一
自此,我市建立起了
“1个中心、18个所、312个站”的
文明实践网络
打造了
“30多万名注册志愿者、
100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的
文明实践队伍
开展了
“党的理论宣讲、红色基因传承、优秀文化弘扬”
等上万场次实践活动
……
如今杜鹃花
正在陶都大地华丽绽放
探“宜兴经验” 创“陶都特色”
新时代文明实践
风景这边独好
一、制度引领 全域推进
建优体制机制,才能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宜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均按照有明确阵地、专职人员、统一标识、活动菜单、规范制度及地方特色的“六有”标准执行,充分整合、统筹调配各类阵地、人员、项目,促进活动向所有村(社区)延伸。
市级层面制定出台了《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意见》等文件,从组织领导、考核激励、协调联动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化引领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在制度的引领下,全市各镇(园区、街道)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百姓家门口遍地开花。
二、精准服务 点亮需求
今年3月3日,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上平台的“需求广场”上线,宜兴创新开展“点亮行动”,广大群众“点”出需求,各级各部门、各志愿服务团队“亮”出服务,令广大市民和志愿服务团队实现供需对接。
自上线以来,不断有市民提出把好片源送到农户家门口、提供微信公众号的技术辅导等需求。对此,“对口”的志愿者基本“秒回”,给出的回复积极高效。
为了避免文明实践活动单调化、形式化,真正把服务送到百姓心里,我市还积极整合文明实践资源,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建立起“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文明实践工作机制。构筑起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基石的“五大平台”,包括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和文明健康服务平台。
其中的理论宣讲平台,不仅有科学理论、党的政策,还有农业养殖、农机保养、养生保健,甚至还有瑜伽课程……
三、规范运行 持续深入
宜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让志愿服务更趋规范,正成为不舍追求。
宜兴全面推进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建设,制定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建设工作方案》,在全市域推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建设,由市级进行奖补。目前,已建成“睦邻yi家”“阳泉溢彩”等20个标识鲜明、活动丰富、各具特色的学雷锋标准化志愿服务站和图书馆、博物馆等300多个志愿服务站点。
规范化运行需要有专业平台,更离不开一批专业人员。宜兴通过建立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组建起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队伍,培养出一支聚合各类人才、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文明实践主力军。
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统筹着全市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同时,我市各个部门还结合工作职能纷纷成立服务队,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文化志愿服务队、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等,不定期开展专业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让志愿者服务更具专业性。
宜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正以春风化雨的之势
将文明成果惠及百姓
让基层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
真正打通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
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编辑:姜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