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看谱记谱识谱,方法不对,可能会起到相反效果!

中国象棋规则简单,入门容易,但易学难精。有些棋友达到了一定水平后,通常会遇到瓶颈,棋艺水平停滞不前。这个瓶颈因人而异,以天天象棋评测为例,有的棋友可能到了业5、业6,就难以上升,有的到了业7、业8便停滞不前,导致这样的原因有很多,但和错误的看谱记谱识谱脱不了干系,归纳起来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常看棋谱但是却不懂谱。个人理解,想要棋艺快速提高,必须要了解各类棋谱,如《桔中密》、《梅花谱》等,但看谱并不等于死记硬背,因为象棋的变化本就无穷,很少会出现一模一样的局面,就算下了很大辛苦将某个棋谱背个滚瓜烂熟,有时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看棋谱要以理解为主,理解为什么这样运子,理解这样开局的好处,理解布局存在的缺点漏洞,开拓行棋思路和局势的洞察力。《桔中密》、《梅花谱》等只能算是象棋入门教材,要想再进一步,还要学习当前职业棋手的棋谱,因为相对于入门教材的中规中矩,职业棋手的布局更加实用、更具针对性,当然学习起来难度也会更大。
二是容易被棋谱所左右。有的棋友说,好不容易学了个棋谱,却突然感觉自己不会下棋了。这种情况对于象棋初学者来说比较常见,我少时学棋也有过一样的经历。原因为何?就是被棋谱左右了思想,太刻意地去照猫画虎,反而会画成个“四不像”。学习棋谱并不意味着全面放弃自己的布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下棋思路,学习棋谱更多的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布局,开拓自己的思路。
三是学习棋谱重形不重义,拆解棋谱不够深入。这种情况最为多见,学习棋谱就学个棋形,拆解棋谱只看注释,没有自己的思考。结果是在对局时,不会随机应变,不管对手如何布局,布局的棋形万年不变,就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样,三板斧一用完,就没了下文。跟谱没错,但是一直跟着谱走就大错特错,以职业棋手为例,他们现在追求的是脱谱,脱谱才会有创新,才能产生更多的可能。当你理解了棋谱的含义,就像是《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即使是打一套最普通的太祖长拳,产生的威力也会让人叹为观止。
四是学习棋谱的几点体会。何谓棋谱,就是棋手对弈之后的留下的资料,这个棋手并不特指是高手,也可以是自己。个人感觉,学习自己的棋谱比学习别的棋谱更容易理解,因为更贴合自己的行棋思路,如何学习自己的棋谱?复盘,复盘的过程就是完善自己布局的过程。学习别人的棋谱时,要注意带入,带入自己的思考,带入自己的风格。例如,我在学习象甲的棋谱时,尤其到了中残局,会推测棋手下一步的走法,然后去验证,如果不同,再进行拆解,理解他走这步棋的目的,寻找差距,明确自己的思路。总之,学习棋谱的目的是为自己所用,并不是让棋谱反过来左右自己,这样的话,还不如不看谱。
以上是自己学习棋谱的一点思考,欢迎棋友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