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影评:在荒诞中逃避

《一座城池》影评:在荒诞中逃避
文/八爪鸭
郭敬明的《小时代1、2》闹哄哄地谢幕之后,韩寒的《一座城池》静悄悄地登场了。与《小时代》声势浩大的宣传和铺天盖地满的名牌相比,《一座城池》显得生涩而倔强,就像一个愣头青的小镇少年。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一座城池》的作者韩寒将改编权出售,但电影版《一座城池》依然很难称得上一部合格的电影。影片没什么故事可言,也就谈不上什么叙事手法,整个“逃亡”的过程被拆解成无数个诙谐的小片段,而片段之间逻辑联系又不顺畅,整体性和完成度都比较低,属于小品的水平,几乎够不上“电影”的水准。与之相应的是制作也比较粗糙,连健叔骑车摔倒的特技都用简笔画式的动画代替了。低成本小制作的气质扑面而来,混杂着韩寒式“抖机灵”的诙谐,使本片具有某种带着青草味儿的独特风格。
虽然《一座城池》并不是一部成功的改编电影,但它在风格化方面的做出的尝试还是令人无法忽视的。首先,与韩寒的其他作品一样,小说《一座城池》带来的阅读乐趣并不来自于故事情节编排,而往往来自于文字段子本身,电影《一座城池》试图还原这种乐趣,但因电影和小说表达方式不同,最终沦为一部长达2个小时的段子大全。其次,导演孙渤涵作为一位有话剧经验但执导电影经验尚浅的年轻导演,对影片的处理受话剧的影响颇深,全片无数个小片段处处充满实验话剧的影子。
电影毕竟是一门与话剧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的剧本这么搞肯定完全砸了。但《一座城池》有点不同。《一座城池》所要表达的东西并不在故事情节之中,而恰恰就在这些戏谑的段子里,就在那些荒诞的、迷茫的、莽撞的、逃避的岁月里。就像小说中说的“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城池,当我们想逃避的时候,就会躲进去”,城池修得繁华还是简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时可以躲进去。
《一座城池》的故事情节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曾经能够在荒诞中逃避,并且在我们重新面对世界时,最终发现逃避本身多么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