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绘本加盟:一瓶洗发膏教孩子善待他人

 这是一位妈妈教女儿理解、善待同学的真实事例,我做了些文字上的修改,发在这里,以启示更多的父母亲。
我曾经听到过有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他打了你,你明天打回去!”我也在幼儿园里,看到过有一位母亲,拉过他人的孩子,狠狠地打耳光,嘴里说着:“再让你欺负我孩子!”随后就与被打孩子的母亲揪打到了一起。两位母亲的身边,是她们的五六岁的女儿。
引导、教育年幼的孩子,有很多理念、方式,我们要学知识、选择那些正确、美好的方式。因为我们教育自己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人孩子的方式,会形成社会影响,有一天,他人也会这样对待我们的孩子。
在一个四人女生宿舍里,小怡有一天发现小玲没有说一声,就使用了她的洗发膏,因为她的洗发膏有柠檬的香味。周末她回家后对妈妈说:“小玲经常偷用我的洗发膏。”
小怡的妈妈急忙制止女儿说:“你们都是孩子,是好同学,不要用偷字。她一定是自己没有了,或者是喜欢你的洗发膏,回去后把你的洗发膏送给她用,你再去买一瓶。你想想,谁自己有洗发膏,还会用别人的?记着,这件事不要在同学们中声张,也一定不要对同学用偷字!”
“好的。”小怡答应着。她知道小玲家里穷,总是买很便宜的用品。
小怡回学校后,就买了同样的一瓶洗发膏,把自己原来的那瓶洗发膏送给了小玲:“给你用吧,我用不了这么多。”
小玲感谢着小怡,心里像是明白了什么。
十多年以后,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小玲坦诚地告诉小怡,她当年送了一瓶洗发膏给她,救了她一命呢!因为那时候她家里穷,她经常使用便宜的洗发膏,穿便宜、难看的衣服,被一些同学瞧不起、嘲笑,她好几次脆弱地想到辍学或者自我伤害、甚至伤害他人……“你的帮助温暖了我,也让我努力自强,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直记得这件事情,很感激你!”
小怡回忆起了妈妈说过的话,心里感谢着妈妈。她想,如果她当时使用了偷字,并且对同学们声张,真不知道会给小玲的命运带来什么不幸呢!她紧紧地拥抱着小玲说:“当年,是我妈妈让我送你洗发膏的。我们是好同学,应该互相理解和帮助。你现在大学毕业了,有这么好的工作、婚姻,多么幸福啊!”
洗发膏事件,不仅没有伤害到她们,反而让她们俩成为了非常好的同学,在此后的人生中,她们也一直是非常好的朋友,无话不说,在人生的每一步都互相关爱、帮助,结下了亲密的友谊。
这件事情启示我们,在同学、朋友之间,不要随意地使用一些恶劣的词语,更不要瞧不起他人、嘲笑他人、侮辱欺负他人,要理解和宽容一些不妥当的行为,如果我们有能力,就用善良、智慧、美好的办法,去帮助他们。那些得到我们善待、帮助的人,会感激我们一生的。
与任何人相处,都不要忽略了“善良”的智慧、力量与美好!
   甚至在我们面对一些青少年轻微的罪恶时,也不要以恶报恶,而以更好的方式,来制止、感化、教育、改变那些一时冲动犯下了罪恶的人,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