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三国时期的十三州,人们的目光或许都会放在荆州、益州、冀州等一些具有战略要地的大州之上,对于位于西南边陲的交州似乎都是不怎么关心。
当然,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交州也好似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基本没有多少关于这个大州的记载,而这也就导致了后世对交州争夺战的关注度不是很高。
其实在三国时期各势力对交州的争夺也是相当激烈的,而且这个争夺战一直从三国初期持续到三国后期。
交州的争夺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时期,初期是曹操与刘表;中期是蜀与吴;后期是晋与吴。
一、曹刘争夺战(曹操、刘表)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自此名声大噪,实力愈发强盛,在北边逐渐形成了曹操与袁绍两强对峙的局面。
由于全力对付袁绍的需要,曹操对于南方自然不能太顾及,但此时南面的刘表对于曹操来说又是个大隐患。为了限制刘表,曹操先表奏与刘表有仇的孙策为讨逆将军(孙坚死于刘表部将黄祖之手),后又策动长沙太守张羡在荆州发动叛乱。
而这些还不够,为了最终形成对刘表的战略包围圈,曹操还派遣张津为交州刺史到荆州的后方,而张津也是三方中牵制刘表的最主要的一环(毕竟其他两方都不是自己人)。史书有载:“张津与刘表为隙,兵弱敌强,岁岁兴军。”
后来,张津为部下所杀,交州出现了权力真空期。刘表为了破围,而曹操也因继续限制需要,两势力之间引发了一场争夺战。
刘表当即派遣属下赖恭出任交州刺史,同时派吴巨出任苍梧太守;而曹操则以朝廷之命拜交趾太守士燮为“绥南中郎将,督交州七郡”。这个时候的交州出现南北划治局面,北部为刘表部赖恭势力范围,而南部为曹操方士燮控制区域。
而在刘表死后,曹操得以拿下荆州,交州的掌控权似乎也要到手了,毕竟刘表势力消亡,赖恭与吴巨在交州成不了气候,但一场赤壁战败却让这梦想成为了泡影。
赤壁大败后,曹操无力再南下,对南方的掌控力也衰弱了不少,加上荆南三郡被刘备所占据,更是切断了曹操与交州的联系(当时刘巴也是费了千辛万苦才得以独自到达交州的)。
而由于曹操势力的无法企及,导致士燮对曹操不再抱有幻想,开始了自己图存战略。交州的争夺战也由曹操与刘表之争慢慢转向了刘备与孙权之争。
二、蜀吴争夺战(刘备、孙权)在曹操退出交州争夺战后,其实当时争夺交州最有优势的是刘备。一是,荆州已在刘备之手;二是,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后与刘表旧部苍梧太守吴巨联盟,保持了对交州的影响力。
或许在刘备看来,交州成为自己地盘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没有急于拿下。刘备将重心放在了西边的益州,毕竟益州是诸葛亮隆中对战略的核心之一。
而在刘备将注意力放在益州之上时,孙权则开始对交州下手了。公元210年左右,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南部的士燮率众归附,而吴巨因心向刘备,被步骘斩杀,交州落入东吴之手。
交州落入东吴之手后,东吴则开始从交州觊觎西边接壤的益州,比如在后来孙权令士燮诱导益州豪强雍闿叛蜀附吴。而对于交州,刘备也没有就此放弃,在后来刘备曾以李恢为督,领交州刺史,意图从南中争夺交州。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南中与交州都充满着斗争,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孙权称帝时与诸葛亮制定盟书,商议共分天下,蜀汉放弃交州,交州属吴得到了蜀汉认可,李恢的交州刺史之职也被撤消。交州归属告一段落。
三、晋吴争夺战(司马炎、孙皓)随着蜀汉逐渐衰弱,公元263年蜀汉被魏所灭,益州为魏所有。由于东吴有长江天险,加上司马氏忙着篡位,并没有立马着手灭吴。
不过虽然没有正式灭吴打算,但司马氏也已经开始准备了,其以新占有的益州南中为基础争夺交州就是做出的尝试之一。
东吴后期孙皓残暴,交州内部动荡不安。晋武帝司马炎见有利可图,于是自南中进交州,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南中入交州作战。
由于南中进交州地形崎岖,过于艰难,吴军并没有太过于重视,因此被晋军轻易击败,晋军乘势在交州南部站稳脚跟,还颁布了一系列稳定民心的措施,比如“曲赦交趾、九真、日南五岁刑”。
不过东吴反应过来后,立即命苍梧太守淘璜率军抵抗,淘璜指挥得当,吴军愈战愈勇,而晋军由于受困于南中到交州恶劣的地理条件,补给跟不上,最终被吴军赶出了交州,晋对吴的交州争夺战以失败告终。
不过争夺虽然是失败了,但这却是一个很有益的尝试,这说明从南中一样可以给东吴造成军事压力,在交州也是可以牵制吴军力量的,这为之后的晋灭吴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东吴必须在这里增兵防守,而同时永安、长江一带也需要重兵把守,但吴国的国力并不能全部支持,吴国被灭也是时间问题了。
夏目说:从各大势力们三次在交州地盘上的勾心斗角,我们可以发现交州在当时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域,为各方所垂涎。
而它之所以为各方所看重,主要是因为它虽处西南边陲,但依旧有着相当深远的战略意义。
交州在区域划分上是与扬州、益州、荆州接壤,三州也都有通道前往交州,于是北方争夺交州能够对这南方三州进行战略包围,而拥有三州(扬、益、荆)其中之一的,在得到交州后则可以让其成为自己的大后方,巩固自身的统治,壮大实力。
当时的交州虽偏居一偶,但绝非人们想的那般全是荒凉之地,由于中原动荡,一大批名士从中原迁居于安稳的交州,他们带来了先进的耕种方式与手工业生产技术,加上交州本身物质资源丰富,其实交州也慢慢形成了一富饶之地。对于这样一个物质供应地、战略策应地,我想任何一方势力也不会视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