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是行为犯还是举动犯

绑架罪是行为犯不是举动犯,只要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并实施了侵害行为导致他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出现损害的,就有可能被认定为绑架罪。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使用暴力胁迫等方式劫持他人、绑架他人、偷盗婴儿等。
一、绑架罪是行为犯还是举动犯
绑架罪是行为犯而不是举动犯,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为他人的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等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绑架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绑架罪的表现形式具体有以下三种:
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现实中常见的犯罪形式多为犯罪分子绑架他人实施控制后,向其近亲属索要财物的行为。
2.基于财物以外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如犯罪分子抢劫作案后,劫持人质,要求警方让其离开犯罪现场的行为。
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主观表现为故意绑架他人作人质,威胁、要挟达到犯罪目的,这种犯罪目的,即是指向勒索财物,也有政治目的、个人目的或恐怖活动等目的。
三、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关系
1.侵犯的客体不同,以至于他们的性质不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主要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属于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绑架罪侵犯的主要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一种。
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是以将要实施的侵害相威胁,强索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没有实施绑架行为;绑架罪则是通过绑架人质,以交换人质为条件,逼人质亲友交出财物。
3.主观方面也不同。敲诈勒索罪是意图通过被加害人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索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绑架罪则是意图通过绑架人质,勒索公私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