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大家介绍u盘启动模式详细揭秘教程(u盘启动模式详细揭秘视频),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详细内容吧。
在制作u盘启动盘的时候,我们都会接触到启动方式的相关问题。各种模式之间有什么区别?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
1、usb-hdd+:(占1个扇区)增强型usb-hdd模式,dos启动后显示c:盘,兼容性极高。它的缺点是不能在只支持usb-zip的电脑上启动。
计算机启动后,首先读取mbr,然后从指定的活动主分区启动,读取pbr引导扇区,然后使用该引导扇区指定的引导文件启动系统或pe或grldr。
引导过程为:mbr分区pbr引导文件
2、usb-hdd:(占1个扇区)硬盘仿真模式,dos启动后显示c:盘,惠普(hp)u盘格式化工具制作的u盘采用这种启动方式。该模式兼容性高,但对于部分只支持usb-zip模式的电脑无法启动。
电脑启动后,先读取这个mbr,然后从指定的活动主分区启动(所以要启动的分区必须是激活的,并且指定的引导文件存在),读入pbr引导扇区,然后引导扇区由引导扇区指定启动系统的引导文件或pe或grldr等。
常见的引导过程是:mbr分区pbr引导文件(如:xp的ntldr,vista的bootmgr,grub的grldr。)
3、usb-zip:大容量软盘仿真方式,dos启动后显示一个盘,flashboot制作的usb-zip启动u盘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模式在一些老电脑上是唯一可选的模式,但对大多数新电脑来说是不兼容的,尤其是大容量u盘。
引导过程为:分区pbr引导文件
4、usb-zip+:(占1扇区)增强型usb-zip模式,支持usb-hdd/usb-zip双模式启动(根据不同电脑,dos启动后有的bios可能显示c:盘,有的bios可能显示a: dos启动后的磁盘),以实现高兼容性。缺点是部分支持usb-hdd的电脑会将此模式下的u盘视为usb-zip启动,会降低4gb以上大容量u盘的兼容性。
引导过程为:mbr分区pbr引导文件
5、usb-fdd:表示u盘模拟为软驱模式。启动后u盘盘符为a:
引导过程为:分区pbr引导文件
6、usb-cdrom:cd-rom仿真模式,dos启动后不需要占用盘符,兼容性比较高,新老主板一般都能接受。优点可以像cd 一样使用(例如用于windows 安装)。缺点,当u盘量产成这种模式后,我们会失去对这部分u盘空间的写入权,剩下的空间会被识别为一个独立的u盘,可以是removable disk或者固定磁盘。进一步分区。一般需要具体u盘型号/批号对应的量产工具进行生产,网上有相应的u盘量产工具。
7. nt 5.x: (占用1个扇区) 这个mbr还是从激活的主分区启动,遇到多个激活的分区会报分区表错误。
引导过程为:mbr分区pbr引导文件
8. nt 6.x: (occupy 1 sector) 这个mbr仍然从活动主分区启动,支持多个活动分区,从第一个活动分区启动。
引导过程为:mbr分区pbr引导文件
9. plop boot manager(占用62个扇区)*支持u盘启动,一种是u盘启动,也可以转u盘启动(无论bios是否支持u盘启动)。根据开发日志,ehci/ohci/uhci这三个接口都支持,但外接usb hub暂不支持。这个功能确实很刺激,虽然我看到filo里面有一个usb栈,是保护模式的,但是这个是实模式的。 * 支持光盘启动。这意味着两层。可以从光盘启动,也可以从其他介质启动再转入光驱启动。 * 体积超小,支持图形界面,只有40-50kb的大小,但是实现usb stack和cdrom mini driver已经是奇迹了,而且还包括图形支持和启动效果。
10、fbinst:(占用64个扇区) fbinst在mbr的每个扇区(前64个扇区)写入引导代码,并记录每个扇区的扇区号,这样无论u盘被识别为什么格式,都可以启动通常情况下。启动时需要读取1~64扇区的计算信息,计算机才能快速正确的获取参数,从而引导ud区的grldr,使计算机正常启动。
引导过程为:mbrud区引导文件
11、grub4dos:(占18个扇区,老版本占16个扇区)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引导程序,可以安装在mbr或分区pbr。如果安装在mbr,则可以搜索所有分区并启动它指定了文件-grldr(不需要读取分区pbr),因此可以正常启动。
引导过程为:mbrgrldr
好了,u盘启动模式详细揭秘教程(u盘启动模式详细揭秘视频)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想知道更多相关资料可以收藏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