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失火案,它是对对一些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是需要进行处罚的,同时我国火灾对于公共安全是有比较严重的影响,也会对一些人的经济收入造成损害,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森林失火案怎么处罚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森林失火案怎么处罚
失火罪,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烧毁山林超过2公顷,就触犯失火罪这一条,属于情节较轻。1公顷大约15亩,100亩超过6公顷。不过,距离失火罪情节严重的还有距离:烧毁山林50亩或者特殊用林10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构成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失火罪的构成要件
失火罪的成立要求引起了火灾,造成了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危害了公共安全。根据立案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符合失火罪的结果要件: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3)造成10户以上家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4公顷以上的;
(5)其他造成严重果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失火行为虽然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没有侵害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身体的安全与公众生活的平稳与安宁的,也不能认定为失火罪。责任形式:失火罪的责任形式为过失。由于不能预见或不能抗拒的原因导致火灾的,不构成失火罪。
三、失火罪与放火罪的区别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
(3)主体要件处罚年龄不同,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4)主观罪过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森林失火案怎么处罚问题的详细解答,对于我国的森林失火案件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根据造成的严重情况来进行处理,同时也要了解我国失火罪与放火罪是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