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工作场所的变化及办公空间设计|深度好文,值得收藏

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未来的办公空间是什么样的?我们不是未来主义者,但我们是战略家、设计师。当无法确切知道未来的办公空间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们可以基于合理的推断对未来五年加以预测,也可以对未来10年至25年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加以判断。
要想讨论办公空间的未来,有必要知道一点:办公空间并不仅限于一套桌椅、开会的空间或是办公的区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影响办公空间的多个因素进行审视(当然,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员工: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都有哪些变化;
(2)工作地点:我们是如何理解办公场所的,它对我们的工作有何影响;
(3)建筑:我们的办公室在哪些建筑里,我们是怎么利用它们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以下因素,用来研究未来的工作和办公环境:
(1)经济/商业周期(美国平均扩张周期为五年,平均收缩周期为11个月);
(2)全球化;
(3)地缘政治;
(4)气候变化;
(5)城市化(据预测,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将达到每五年百分之一的水平。然而,在最不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里,这一数字会更高);
(6)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智力极限的时间点会是2040年吗)。
办公场所的发展
要想预测未来,首先回顾历史。现代办公室的概念开始于商人阶层,最初的办公室正如基督教故事所述:商人和他的员工们在建筑物一层的开放空间里工作,他和家人就住在楼上。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其办公需求也在增加。当初的东印度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作为一家贸易公司从小到大,管理着大英帝国在殖民地的大量业务。从17世纪到18世纪,这家公司积累了数量巨大的纸质文件和信件。在其数量众多的地产中,最为著名的是东印度大楼。那里原本只是一处住宅,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扩建,多次重新设计,其中不仅包括办公室,还有一些大的会议室和一处用于接待客人的花园。
进入20世纪,开放式办公室在美国兴起。1906年,由frank lloyd wright [(1867年6月8日—1959年4月9日)美国一位重要的建筑师,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四位大师之一——作者注]设计的拉尔金公司办公楼,在美国纽约州的布法罗建成,纽约从此成为最早拥有开放式办公空间的地区之一。这一设计风格最终演变成美剧《广告狂人》中的布局:公司高层和各级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四周带有大窗户的办公室里,一排排的员工则坐在办公室的中间区域。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由一群德国设计师组成的团队quickborner提倡发起了burolandschaft(办公风景)设计风,也就是所谓的庭园式办公室,这种新的设计打乱了原来一排排的办公桌,按照工作者彼此之间的工作属性和业务关系进行布局,提供一种形式多变的灵活空间,其中管理层的位置仍然保持在四周。
之后,庭园式办公室让位于最具标志性的一次创新:隔间办公室。办公家具巨头赫曼米勒公司的著名设计师robert propst的经典作品action office,解决了办公空间里的面积浪费问题,用更为开放的空间节省方案取代了一排排的封闭式办公室。action office于20世纪60年代问世,经过一代和二代的发展,其代表性的隔间设计至今仍是美国办公空间的主流之一。
随着action office演变成dilbertville(一种办公隔间——作者注),办公空间又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1985年,philip stone和robert luchetti 在《哈佛商务周刊》上发表了题为《身边就是办公室》的文章,提出了远程办公等理念,当时新技术方兴未艾,让人们看到了远离办公桌工作的可能性,办公空间的设计也很快有所反应。
1995年,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franklin becker和耶鲁大学的fritz steele,出版了新书《办公空间设计》,标志着办公空间的设计首次与公司的商业成功直接相联。2002年,美国政府总务署发起了一项名为“办公空间2020”的研究与开发计划,组织了大量专家研发一种工具,帮助联邦政府机构重新规划自己的办公场所,支持业务需求。这一行动最终拿出一份“办公场所总体方案”,目前仍作为标准继续使用。
2005年,美国《房地产企业》杂志发表名为“办公空间战略:什么是办公空间和你需要关注的重点”的文章。至此,美国主要的企业巨头们都加入到办公空间战略的研究队伍中。德意志银行是最早制定战略的公司之一,取名为“智能空间2002”;微软于2004年和2005年间研究了本公司的办公方式,并最终启动“办公空间优势计划”,目前这两项计划都处在不断完善和演变之中。
图上文字:
从上到下:你,律师事务所,消费商品,金融服务,药品,美国政府,油气,媒体,技术,咨询
1985:身边就是办公室;1995:办公空间设计;2000:德意志银行智能办公室;微软办公空间优势;美国总务署与办公环境2020
今天,大多数公司都将办公空间视为一种竞争优势,而非单纯的成本负担。设施成本包括设计费、建筑费和运营维护费等,只占公司成本中的一小部分,90%的业务运营成本用在了包括工资福利等在内的员工成本上。因此,大家开始寻求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办公空间,而不是忙着节省成本。我们预测,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保持。
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办公空间设计的影响
未来五年间,无论是从年龄、种族、性别、地区、社会经济背景等内在属性上讲,还是从认知观点和生活经历等学习特征上看,整体劳动力的结构都将发生更多的变化。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各国种族政策的综合作用和人口统计方式的变化影响。
可以预计的劳动力变化有:将会有更多的退休人员重返工作岗位(或在家中兼职),从业者寻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1099经济模式的影响将越来越大(“1099经济”实际上是硅谷创业公司的一种创新的劳动模式,指类似uber一类的新兴经济模式。在1099经济下,当你从这些公司中预定了一项服务,那个来提供服务并获得报酬的人,不需像正式员工一样报税,取而代之的是来自1099个承包商合同文件。这1099个公司里最著名的例子是优步或滴滴。简言之,1099经济下的工作模式就是指从平台接受工作任务——作者注)。
未来十年,也就是到2027年前,全球社会经济变化会导致从业人员的类型、工作性质、工作方式等发生巨变。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激增,对整个劳动力结构产生大的影响。当前,全球三分之一的中产阶级位于亚太地区,到2030年,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中产阶级的增加,这一数字将会翻倍。人们的购买习惯也会发生变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摩根斯坦利进行的调查估计,2030年的中产阶级数量将是2010年的两倍。
新的工作模式将会涌现,医疗、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就业岗位将持续增多,但将会有一批从业者倾向于灵活的工作方式和兼职就业。新技术的发展将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全球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人们创业的本能将催生点对点经济的发展,一家公司可能只有几名核心骨干成员,大量的工作依靠兼职网络完成。办公空间将转而适应7天24小时工作方式,对专业培训、知识共享及社区建筑等的依赖将会更大。
可穿戴技术(如智能手表和健身记录器等)早已为人熟知。很多人开始使用此类设备参与各类健身计划,而且多是自愿参加。这将为工作状态的跟踪与研究提供便利,包括信息接入控制、时间和空间利用跟踪、建筑安全等。
通讯技术日渐成熟,很多办公室的保安早就用上了此类设备,但信息的读取还仅限于特定的接收点。指纹和面部识别、视网膜扫描、静脉识别等生物应用技术也将普及,这些将伴随着对员工出勤率、活动区、空间利用率甚至通讯内容等的信息搜集,但也面临着隐私保护问题。
那么,所有这些对办公空间设计有什么影响呢?办公空间设计将如何顺应这些趋势?
(1)将设置更多的专用空间以及团队工作区、培训区等:虽然未来会有更多的工作任务,也不完全在公司办公室里完成,但人们依然要面对面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预测,受住宅和酒店设计的启发,办公室设计将充分采用高科技,设置更多的交流、互动、休闲空间,从而提供多功能服务。
(2)建筑维修和设施服务团队将越来越重要:维修房屋,保养办公用品,甚至未来的机器人等,都需要专业的服务团队。
(3)房地产需求降低:大型公司将缩减办公空间的面积;小公司普通员工的办公室则依据工作而定。
(4)钥匙和房卡将会消失:技术的进步使得钥匙和房卡成为多余的物品,未来将通过指纹等生物特征出入办公室。
(5)为个人定制办公空间:虽然今天的一些公司已经实现部分功能,但未来可穿戴技术的应用将与建筑自动化系统相融合,办公空间将能够感知人们的需求,为个人定制想要的工作空间。
(6)极其重视网络安全:由于更多的数据被自动采集并用于电子系统,相关控制系统数量巨大,因此网络安全非常重要。
2040年会是怎样?到204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90亿人,世界各国的劳动力需求与分配将发生重大变化。虽然速度有所放缓,但人口的增加仍然会带来就业的压力,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科技发展对办公场所设计的影响
虽然就业市场中将以技术岗位为主,但是办公空间的技术变化会对各行业的就业情况产生影响。到2040年,虚拟现实技术将会普及,整个办公空间都将是虚拟的,至少也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这必然会对人事管理和办公通讯等工作带来彻底的变革。
机器人技术同样会对未来的工作产生影响。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以每年11.5%的速度增长,今天的白领都将被未来的自动化系统所取代。事实上,在一些行业的办公室里,机器人已经开始负责接待、安全和供应服务等工作。随着研发和实验工作的进行,未来人类将更多地担负监管、编程等职能。同样,这些会对办公空间设计产生巨大影响:
(1)更加依赖技术:由于办公空间将使用更多的自动化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技术的研发与支持将更加重要。
(2)消防和生命安全设计发生变革: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人不需要消防保护,它们自动与云端连接,对物理空间的破坏不会影响信息的存储。在人类工作的区域,现有的设备使用方式也需要改变。
(3)需要更多的可导航空间:由于办公室里机器人的增多,因此需要设计更多的可导航空间,减少楼梯,增加颜色、图案或文字等标识。
(4)空气质量、电力和管道的变化:因为只有人类需要呼吸,因此供热和制冷设备需要的电力,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通过智能分配;设备的增加会提高用电量,而咖啡或茶水供应则能减则减。
从大的方面看,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假设,尽管下面事情发生的概率很难预测,但考虑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
(1)假如我们人类可以植入芯片,无需设备计算和通讯将会怎样?
(2)假如我们到达奇点(指宇宙起源研究中最初的起源——作者注),而人工智能接管世界将会怎样?
(3)假如外星人(无论善恶)出现在地球将会怎样?
通勤方式对办公空间设计的影响
飞行车在准备接主人上班目前,上班族每天都会在办公室工作8小时左右,然后下班回家。随着电话办公、家庭办公和联合办公等多种灵活办公方式的普及,上班族可以选择少花一些时间在去往办公室的路上。尽管灵活办公益处颇多,但会在技术、组织政策、社交互动等方面带来一些挑战。长期采用这种灵活办公方式,会由于社交和技术层面的原因造成工作效率不高。
未来五年间,大多数上班族还是要每天坚持上下班,而大中城市或人口密集的城郊地区仍将是办公场所的主要所在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多的通勤时间将继续成为导致缺勤、健康、社交问题和工作生活失衡等问题的因素之一。
一、未来十年
由于交通方式的进步,未来的通勤方式和通勤本身都将发生变化,灵活办公越发普及也将演变出更多的形式。
从通勤本身看,上下班的人将采用更为灵活、个性、快速、环保的方式,不再独自开车来往。在较大的城市,人们对行走健身、环境保护和成本效率的重视,将导致汽车拥有量的持续下降,城区和城郊等区域将继续成为工作场所的主要所在,多种交通方式可达。
为了迎合人们骑车上班的需求,城市里已经增加了很多自行车设施,各类建筑也为骑行者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配套服务,以方便人们通勤。这也意味着工作者将越来越多地选择自行车可通达的地方或方便骑行上班的地方工作。
优步等共享出行方式仍将受到欢迎,公共交通系统将继续扩大路线和服务,一体化通行技术将使非驾车出行更轻松、成本更低。无人驾驶汽车的数量将增多,帮助人们避免传统驾驶带来的困扰。充分利用共享出行方式和无人汽车等的个人快速交通(prt)系统将得以发展和普及。
这些通勤方式将对办公空间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
(1)需要为移动办公者提供更为先进的现场办公支持:办公空间的设计应该能够支持所有工作者,包括那些只在有任务时前往办公室的兼职人员。这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