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平台(融资3500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设背景:
自2013 年10月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发展第三方影像诊断中心,主要政策内容可归纳为 3 大要点:1)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2)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推进检查检验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3)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2013 年10 月《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1)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2)以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发展远程医疗。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3月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提出:支持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机构和影像机构,逐步建立大型设备共用、共享、共管机制。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中心,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提高基层医学影像服务能力。因此,面临大型医院新增设备受限,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技术发展缓慢,分级诊疗政策须尽快落地,大力发展影像诊断的第三方服务势在必行。
2015 年5 月《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1)明确县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设备配置标准。2)依托县级公立医院建立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等中心,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单独设立,降低医疗成本。3)推进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4)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按照国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要求,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2015 年6 月《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1)严控公立医院超常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2)探索以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建立区域性检验检查中心,面向所有医疗机构开放。3)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满足医疗核心功能前提下,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结果互认。
2015 年7 月《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
2015 年9 月《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1)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2)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2015 年 11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更是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强调“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因此,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善配套政策是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根本措施。
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博思远略项目组的规划:本项目依托自身平台优势,通过与xxx在医学影像及云医院平台开展全面合作,建立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的互联网运作模式,构建万里云医学影像大数据云平台,在基层医院、患者和专家之间形成高效、专业的连接,致力于为基层医院和患者提供创新型影像力服务。
项目采用云计算服务, 是互联网+模式运营的医学影像平台服务产品。 基于互联网技术,医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受距离约束调阅医学图像。具体包括:依托现有场地进行建设,购进超声(um)、dr、64ct、1.5t mri、pacs终端等医疗影像设备,并投资配置区域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同时项目将构建“个人版登录”、“医院版登录”、“医生版登录 ”与“远程服务”四大核心平台,在医疗合作方面,初期与30家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并购置相关影像设备,后期逐渐打通全市二级、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通道和数据、信息通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开创在线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
项目投资及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资29326.0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333.89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300.00万元、设备购置费26064.15万元、软件购置费100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4.48万元、预备费825.2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92.16万元。
报告目录大纲:
一、总 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建设单位概况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项目概况
1、拟建项目
2、项目定位
3、项目建设目标
4、项目优势
5、主要建设条件
6、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主要问题说明
1、项目资金来源问题
2、项目技术设备问题
3、项目供电供水保障问题
二、市场预测
(一)医学影像市场分析
1、世界医学影像市场现状及规模
2、我国医学影像市场现状及规模
3、xxx及xxx医学影像市场现状
4、医学影像未来发展机遇
5、医学影像市场增长潜力以及成长空间
6、医学影像创业市场前景调查
(二)主要企业分析
(三)项目市场需求
(四)目标市场分析
1、提供的主要服务
2、客户群体定位(用户及价值)
3、项目收费标准
4、项目商业模式
(五)营销策略
1、营销推广策略
2、媒介组合策略
3、网站营销
4、社会(政府)公益活动推广
三、项目建设方案与盈利模式
(一)总体设计方案
(二)平台设计方案
1、远程诊断
2、远程教育
3、远程会诊
4、远程服务
(三)应用层设计方案
(四)入网合作医院设计方案
1、合作医院联网解决方案
2、医疗协同服务模式
(五)盈利模式
四、场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场址建设条件
1、地理环境位置
2、地形、地貌
3、气候、水文
4、交通运输条件
5、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6、环境保护条件
7、法律支持条件
8、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9、装修工程条件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影像诊断工作流程
2、影像中心数据管理区域架构
3、影像计算区域架构
4、虚拟应用交付区域架构
(二)主要设备方案
1、设备选配原则
2、主要配置
3、设备选型表
4、软件选型表
(三)装修方案
1、编制依据
2、装修工作分解
3、建筑装修标准
4、装修工程量及造价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四)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七、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一)总图布置
1、平面布置
2、总平面图
(二)场内外运输
(三)公共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4、通风采暖工程
5、防雷设计
八、节能措施
(一)节能措施
1、节能规范
2、设计原则
3、节能方案
(二)能耗指标分析
1、用能标准与能耗计算方法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九、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十、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2、项目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1、设计依据
2、环保措施
(四)环境监测
(五)环境影响评价
十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设计依据
2、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
3、设计内容及原则
4、职业安全
5、职业卫生
6、职业安全卫生机构
7、安全与感染防控
(二)消防
1、设计依据
2、建筑部分
3、电气部分
4、给排水部分
十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二)人力资源配置
1、生产作业班次
2、项目劳动定员
3、职工工资福利
4、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5、员工培训
(三)质量安全管理
十三、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十四、招标方案
(一)编制招标计划的依据
(二)招标内容
十五、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建设投资估算
1、建安工程费
2、设备购置费
3、场地租赁费
4、软件购置费
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6、预备费
(三)流动资金估算
(四)项目总投资
(五)投资使用计划
十六、融资方案
(一)资本金筹措
(二)债务资金筹措
(三)融资方案分析
十七、财务评价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2、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二)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营业收入
2、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1、直接成本
2、工资及福利费用
3、折旧及摊销
4、修理费
5、财务费用
6、其它费用
7、总成本费用
(四)财务评价报表
1、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五)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
2、盈亏平衡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十八、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1、静态分析
2、动态分析
(二)社会效益
十九、风险分析
(一)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1、法律及政策风险
2、信息安全风险
3、建设风险
4、诊断质量风险
5、诊断服务价格风险
6、市场竞争风险
7、财务风险
8、环保风险
(二)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1、法律及政策风险防控措施
2、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3、建设风险防控措施
4、诊断质量风险防范措施
5、诊断服务价格风险
6、市场竞争风险
7、财务风险
8、环保风险防控措施
二十、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