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地域歧视”,原来都是这几个古人作祟,最心疼湖北人

现在,我们在说到一些省份的时候,常常会带有一些标签,比如福建人发音不准,广东人啥都吃,北京人个个富翁,贵州人个个都穷等等,那么,为什么会有地域方面偏见呢?其实,这些全都是我们老祖先留下来的坏习惯。
最开始受到歧视的是湖北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由于封地经济文化落后,被中原各诸侯国瞧不起,就被叫做蛮人,再加上楚国就处在荆地(也就是如今的湖北地区),又被叫做“荆蛮”。
接下来第二个被嘲笑的是河南人,河南春秋时期是在宋国的统治下,由于很多宋国人都是商朝的遗民,惨遭唾弃,于是各种不好的言论就出来了,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这些不好的成语就是用来嘲笑宋国人的。
第三个被黑的是江西人。宋朝时期,南北歧视已经很严重了,北方人十分看不起南方人。宰相寇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一次一个江西考生中了状元,他一看籍贯是江西的,江西属南方,立马把此人剔除,换成一个山东平度人蔡齐升来当状元。后来明朝时期南方人考试太厉害了,在洪武三十年的那次科举考试中上榜的人居然没有一个是北方人。北方人意见很大,闹出了“南北榜”事件,无奈下朱元璋只能杀死部分南方官员来平息人北方怒火,意图以此来平衡南北势力。
第四个被黑的是山西人。清朝时期,康熙出游江南地区,发现在市场上做贸易斤斤计较的大多都是山西人,觉得山西人抠门。
第五个被嘲笑的是浙江人。乾隆曾经说过,浙江人爱搞事情,而且还喜欢和外国人做生意,这样下去必生事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区的人也是不可幸免,民国时期,东北人叫山东人棒子,山东人叫东北人臭糜子等等。
当然了,现在是和谐社会,我们不应该互相有地域歧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不一定都是好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