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174个重大项目、390户重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96件397人,查办危害发展环境职务犯罪189件209人,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8251次,严惩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犯罪24件85人,在办理涉企案件中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这些数字是吉林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开展“优环境、促发展、扶民企”活动开展以来,服务企业发展最生动的注脚。
为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吉林市检察机关先后出台了服务振兴25条“意见”和20项“措施”,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始终坚持“站排头、争一流、出经验、作贡献”的工作目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法治供给新要求,主动融入全市工作大局,全力助推经济社会振兴发展,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立足职能服务企业成为分内事
2017年初,为更好服务企业发展,吉林省检察院启动推进了检察机关百名检察长走进千户重点民营企业、联系千项重点建设项目的“双千服务”工程。按照吉林省检察院的整体工作部署,吉林市检察机关以“双千服务”为载体、助推吉林市振兴发展为服务目标,两级院检察长沉到企业、扎到一线调研走访,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协调处理法律纠纷,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把服务措施融入常规工作,形成常态机制。对阻碍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的违法违规行为,在检察职能范围内依法及时办理。先后与吉化公司、吉航公司等大型国企开展检企共建,促进形成了“亲清”检商关系。
2017年初,吉林市检察院通过侦查发现某公司董事长吴某涉嫌贪污贿赂。该公司是一家大型企业,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该院在坚持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为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在对吴某监视居住期间,检察机关对涉及公司业务往来的诸多文件,指派专人负责集中及时交由吴某签署。随着案件侦查的不断深入,该院与吴某进行沟通,建议其辞去相关公司职务,以避免因其人身自由受限而影响到企业经营或股权出让等问题,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两级院综合运用打击、监督、教育、预防、保护等手段,妥善处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类案件、各种问题,为生产经营提供有力检察保障。
舒兰市检察院经过多次深入走访案发企业,分析管理漏洞,共向企业提出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安防设施建设、加强员工教育管理等方面建议13件次。走进包保企业开展帮扶活动5次,提出品牌升级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议4件次,均得到采纳。
多方联动为创新驱动发展保驾护航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为更好地服务高新科技型企业,吉林市检察机关“勤走访”,为企业搭桥,帮企业“跑腿”,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2017年初,中德工业园旗下某泵业企业申请上报专利发明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专利审批机关已受理申请,但对于专利的维权问题,该企业却知之甚少。得知情况后,高新区检察院高度重视,指派相关负责人会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人员来到项目企业,与企业法人和相关管理技术人员座谈,详细回答企业关于获得专利权后,如何自我维护、自我保护、依法维权,不侵犯他人等知识产权问题。
“检察机关贴近企业服务,缩短了我们与司法机关的距离,我们一定要做好园区项目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合理利用专有技术,把企业做大做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外资入园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把园区建设成中外合作典范基地,为高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2017年4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会同区科技局,成立了高新区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并建立了高新检察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微信服务平台,利用微信群服务平台,加强了检企沟通,目前联盟成员已发展到近百家。在微信群中发布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专业知识,并号召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参与打击假冒伪劣行动,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经济秩序助力。
“及时雨”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走进企业就是要帮助企业解决经营运转中的实际问题,吉林市检察机关为帮助企业爬坡过坎多次送去“及时雨”。
舒兰市检察院为包保企业的100多位职工提供法律讲座和法律咨询,宣传法律法规,讲解检察机关保护非公企业发展的举措,提高企业职工法律素养和对检察机关的认识。同时,与包保企业建立了长期性无偿法律服务机制,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协助解决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磐石市某钢管有限公司是磐石市检察院包保的重点企业,在走访过程中,该院了解到由于企业无担保又无抵押,更加承受不起网络融资的高利息,资金缺口日益增大,严重制约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工作。得知情况后,该院积极与磐石地方政府沟通衔接,帮助解决企业资金链问题。多次与磐石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沟通汇报,努力帮助企业开展资金可持续的可行性调研,并积极与投资公司联系沟通,为期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在该院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7月,该公司先后获得资金1500万元,截至目前,资金已经全部到位,为公司后续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方案到台账,从实际走访企业项目到为解决问题奔走协调,吉林市检察机关通过履行检察职责,实现对非公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保护零距离,服务接地气,无论是在工厂车间还是在农田林区,吉林市检察机关的身影已成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将持续为吉林市振兴发展和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于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