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创业者开店做生意,没有钱、没有技术、没有资源,一切从零开始,成功的概率有多大?事实证明,白手起家比什么都具备了再去开店创业的成功率还要高,因为从零开始那是锻炼人的“好战场”。只要创业者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躯,到哪里做生意都能够做得更好、更久。
1978年,俞敏洪高考落榜后回到家里老老实实喂猪、种地。俞敏洪不愿意就这样过完一生,于是他选择从头再来。第二年俞敏洪卷土重来参加高考,还是落榜。1980年,俞敏洪通过第三次高考,终于考进了北京大学外语系。
1985年,俞敏洪毕业后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清贫的教师。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结果被学校开除。
1991年,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挣钱,摆脱生活的窘境。
万事开头难,俞敏洪在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就这样正式成立。当时是借人家的牌子,要交给人家一定的管理费。
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到“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里面尽是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他们就想走人。俞敏洪赶紧上去推销自己,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两个学生预缴了学费。夫妻俩正高兴着呢,没想到,不久后,两个学生又回来把钱又要回了,说他们不靠谱……
刚开始可谓是困难重重,没有品牌、没有师资、没有好的环境,除了俞敏洪夫妇,几乎一无所有。俞敏洪毫不气馁,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公关,并提供免费听课服务,经过一两年的努力,培训班越办越好了。
1993年,俞敏洪脱离东方大学,自立门户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当时的校舍,是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根本没有现在新东方大楼那么气派。
俞敏洪回忆自己创业的经历时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
俞敏洪当初开店创业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直接,就是挣钱活着,有尊严地活着。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功成名就。
【创业提醒】:创业不需要过于崇高的梦想,也不需要太多资源,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也能获得成功。只要能坚持下来,一个客户一个客户的积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成长、不断改进,总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