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商业计划书,你知道投资人喜欢什么样的商业计划书吗?

通常情况下,种子期的创业企业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产品原型,仅凭创业者脑海中的一个想法如何获取投资人的青睐呢?投资人都喜欢什么样的商业计划书呢?
答案很简单,“接地气”,也就是落到实处。如果创业者在商业计划书中始终浮在创意表面,无法落到实际的方面,包括客户痛点、商业模式、市场分析、竞争环境等因素,投资人并没有那么好的耐心继续看下去了。
投资人想知道的是产品解决了市场的什么问题或者说为什么这个产品可以活下去。这就需要创业者对企业所处细分行业做出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市场规模有多大,有没有竞争者,为什么自己的产品比别人的好,如何获取并维护客户群等等。不要过分高估自己的项目,让投资人真切的看到产品的潜力。
“看得懂”
投资人经常会看到满篇数据和表格的商业计划书。可以理解,创业者想让投资人更全面地看到初创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市场规模、潜在用户群、和竞争分析等等。确实,这也是投资人需要了解的部分。具体可移步到《问项》了解商业计划书编写指南。
但是,投资人想看到的只是创业者对这些数据的总结概括。毕竟,投资人不一定都是财务出身,这些报表、数字他们不一定看得懂,没有时间去看。他们想要的是更具有价值导向的信息。试想一下,一份30页ppt的商业计划书,其中一般都是数据和报表,投资人随手一翻,就扔掉了。
适当应用一些数据可以辅助创业者进行分析,但是要合理选取可以并且是必须要出现在商业计划书中的。要让商业计划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体现它的价值,让投资人看得懂,并且想花时间去看。
“众人拾柴火焰高”
初创阶段,在没有成型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直观让投资人看到创业者的项目时,投资人更关注并且能实际看到的就是创始团队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投资人很清楚团队能对企业造成什么影响。
不论团队成员的背景有多厉害,bat出来的也好,多年高管经验也好,或者是名校学霸也好,投资人想看到的是团队人员是否都有对企业有共同的愿景和发展目标。两个人往一个方向拉车也比十个人往各自的方向拉车快得多。如果投资人感觉到团队中有任何的分歧难以平衡,那么他们只会相信这是个注定失败的企业,更不会投入资金来给创业者机会去验证他们到底对不对了。
没有产品,没有历史数据,仅凭对未来的预期,投资人看中的只能是项目背后的这么几个人了。
“好聚好散”
投资人注资企业的目的是什么?用一些钱换回更多的钱。创始人的项目创意再好,未来市场前景再积极,也抵不过投资人认为钱拿不回来的硬伤。
即便是处于种子期或是天使轮的早期企业,在投递给天使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中也一定要明确的给到投资人关于如何退出的策略。怎么让投资人把投入的钱加倍的拿回来?这是创业者在融资时必须要为投资人考虑的。不论天使投资人也好,还是风投机构也好,他们都不是慈善家,花钱是为了更多的回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融资更是如此。创业者要事先想好如何与投资人“好散”,才能让投资人有信心与企业“好聚”。
成熟企业融资很难,什么都没有的创始企业更难。当创始人有好的创意以后,一个可行的商业计划和优质的创始团队辅以支持,让投资人为之惊艳并且心甘情愿掏钱。
若你还在为商业计划书制作而头疼,可尝试移步到问项网阅读商业计划书编写指南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