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利与弊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资本君
目前,我国场内市场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等都对拟上市企业在主体资格、公司治理、股本规模以及财务方面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的中小企业是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的。新三板虽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融资渠道,发展空间巨大,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其规模、融资效力、运行效率等都是有限的。所以,这也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对于是否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犹豫不决。现对中小型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利弊作一个分析。
一、十一大好处
科技型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可以在企业的规范运营、按需融资和价值发现等方面带来益处,
具体有:
1.企业形象提升和品牌的塑造。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意味着企业进入了资本市场,也标志着企业走向了规范化运作,同时还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发展前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些无疑都将对企业形象的提升有所帮助,并进而对企业的品牌建设、市场背景和人力资源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运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后期资本运营打下基础。中小科技企业挂牌新三板市场后,需要按照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进行持续信息披露,有利于企业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提升规范运作水平,为企业后期转入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企业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股份流动性增强。企业挂牌新三板后,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也将带来更多投资者的选择;挂牌后的信息披露,将使得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更高的曝光度,也将增强投资者购买其股份的可能性;交易系统完成的股份交割,将使股份交易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也将大大提高投资者的操作效率。这些因素将共同促进挂牌企业股份的流动性。
5.融资更为便利。实现挂牌的园区企业,首先能够通过新三板实现定向增资。中小科技企业挂牌新三板市场后,由于股票具有了较好的流动性和定价机制,将会吸引一些风险投资及私募基金的关注,大大增加该企业定向增发的价格空间。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可降低信息沟通成本。规范和透明的经营信息可为定价提供公允基础,便于企业进行一对多的接触和谈判,扩大投资者范围,引入竞价机制。另外,新三板市场的成交记录为增发定价提供了向下的价格刚性,有助于提升溢价空间,增发价格可在公允价值和市场价格之间议定。其次在其他方面的融资也将因为其信用等级的提升而更为便便利例如,挂牌企业可以在银行的间接融资中得到更高的授信额度,可以通过发行集合债券的方式获直接融资,可以基于其公开的挂牌股价,而在股权质押时融得更多资金,还可以通过其公开披露的经营状况获得更多的战略性投资。显然,借助新三板的品牌效应,挂牌公司将在市场融资上得到更多的信任。
6.实现员工激励。挂牌后的园区公司,其经营状况将直接体现在挂牌股上,形成一定的公众效应,对普通员工形成激励。而对于持股的高级管理人员,则可将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形成捆绑,使得经营层更加关注公司业绩,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这种公众化的员工激励,将为公司和员工带来双重效益。
7.获得政策支持。在新三板试点的中关村,为鼓励园区企业挂牌新三板,关村管委会给予挂牌成功的企业很多政策性支持,不但在资金上给予企业补贴,而且在信息服务、办事程序等多个方面均有支持。
8.随着以上好处的实现和影响,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市场、人才等源要素也随之而来。
9有利于企业吸收风险资本投入,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彳资本并购与重组等资本运作。
10.可以促进试点企业尽快达到中小企业板和主板上市公司的要求,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将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
11.随着未来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场外市场“转板”机制的形成,企业达到主板上市条件的就有可能实现直接转至主板上市发行股票。不再经过类似bpo般的审核,而由深交所负责审核直接转板,用最短时间及最高效率实转板。随着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如借鉴国外成熟市场转板机制的建设,实行做市商等多种交易制度,将会进一步推动股份报价转让市场的发展,在实现“将代办系统建设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股份报价转让平台”后,将发展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九大弊处
新三板为企业带来很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挂牌公司规范和适应的“消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
1.挂牌新三板意味着进入资本市场,必然要面临金融风险,需要适应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承担股价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等。
2.市场交易规模小,流动性差。目前在报价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主要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科技公司为主。由于参与者主要为机构投资者,其市场交易规模小,流动性差。
3.挂牌新三板意味着企业的曝光度提升了,必然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监控,这些监控有来自监管机构的,证券协会的、主办券商的,投资者的,甚至包括来自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这种监督尤其体现在信息披露上,挂牌公司必须公开披露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重大事项,并承担真实、准确披露的责任。
4.挂牌公司不仅要处理好与原始股东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一般投资者的关系,公司股份实现流通后,企业的经营决策将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判断,果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挂牌公司的股价。
5.信息公开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压力,同时可能会给企业的债权人、客户和代理商带来心理影响。企业挂牌新三板市场后,作为准公众公司,公司的经营状况、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需按规定进行公开披露,而且这些信息今后将直接影响到该企业股票在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的发行和上市这必将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压力。一方面,管理层要确保经营业绩至少符合今后在创业板发行股票的最低要求;另一方面,基于规范管理的要求,企业在财务数据上进行调控的可能性会减少。由于拟挂牌新三板市场的中小科技企业一般成立时间较短,而且在成立后的前几年研发投入较大,经营业绩也会较差,所以拟公开的财务状况就不会很好。这些状况随着信息的公开会如实地暴露给企业的债权人、客户和代理商,不佳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影响到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及企业产品的信心,从而影响到该企业的融资和产品销售。
6.挂牌企业每年将因为股份转让增加一些费用开支,包括信息披露费用中介服务费用、股份交易费用、定向增资费用等。当然,这些费用相比企业因此所得的积极效益,是必要且适当的
7.股票交易会带来股东人数的增加及不确定性,为以后在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发行股票和上市增加变数。企业股票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后,势必会带来股票的交易。股票交易会使企业股东人数增加,而这些在新三板市场购买股票新增加的股东,其股东资料有可能难以查找,股东也难以联系,这必将给企业今后在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发行股票和上市增加不确定性
8.减少企业在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ipo时的灵活性。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后,财务报告、经营状况等都要进行公开披露,这些公开出去的信息是无法更改的,这就减少了企业今后在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ipo时的灵活性。企业如果不在新三板挂牌,在ipo时,大多数企业会和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就前几年的相关问题进行协商调整,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包装,这样就更具灵活性。
9.优秀人才把股票卖出后离开企业。挂牌新三板市场给企业股票的持有提供了转让果道,而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核心人才往往在中小科技企业持有般份,在新三板市场卖出股票后,企业对这些核心人才的吸引力将降低。另外,由于企业已经把股票卖出,即使核心人才不离开企业,在创业板和中小金业板上市已不能给他们带来巨额收益,也就难以有效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更有甚者,面对未在三板卖出股票者在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上市获取的巨大收益,有可能会给这些已将股票卖出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失衡,从而影响其工作和生活,给企业今后的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上市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总体而言,新三板为园区企业带来的积极效益是非常显著的。随着体系结构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新三板市场的未来发展必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由此看来,新三板无疑正在成为带动园区高新技术型企业蓬勃发展的推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