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是指由供应商、生产设备、流通服务、顾客以及信息反馈等要素组成的系统,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整合,统一规划、协调和控制从供应商岛最终消费者整个流通过程的物质流、信息流和现金流,希望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从供应器材的角度看,航空公司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外部供应商主要由三类构成:
1.主供应商:飞机,器材制造商,提供大部分重要部件;
2.辅助供应商:经认证的部件生产商,提供其他不重要部件;
3.维修商:周转部件维修服务商,提供周转部件维修服务。
现有航空企业供应商策略和存在的弊端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国内航空公司感受到高运营成本带来的经营压力,认识到控制成本支出使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大多数航空公司只是采取低价策略,过分强调采购的成本底线,将目标仅仅限定于节约成本。
这种观念和做法在采购供应实践中,会导致出现错误的采购方式,结果将最终导致:采购者连续降低采购的成本而不顾及共给的总成本和质量和交货要求的相互作用,是货物质量低劣,延迟交货或者供应商根本不能完成任务。这种采购方式不但不能对公司盈利做出贡献,反而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我们认为是在供应商评价的过程总存在以下难点:
一、评价指标建立困难
自从dickson(1966)提出了以质量、交货期和历史绩效为最重要因素的供应商评价23条准则以来,针对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研究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然而这些指标体系却未必能对各个企业适用。企业根据其领域以及性质的不同,往往需要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
比如:对于某些企业来说,与供应商的发展前景等;而某些企业需要降低成本,这种企业就需要考察供应商的价格等指标;而航空公司在考虑以上两种指标的前提是质量可靠性,把衡量企业的质量指标作为最为重要的指标考核。
二、评价指标权重难以确定
这是供应商评价中的一个难点。对于不同的企业,甚至是不同的决策者或者是不同的决策经历,其对供应商评价的各个指标看中程度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比如:电子,精密仪器等对产品精度要求比较高的企业来说,肯定非常注重供货质量;对于纺织、服装类的企业,则相对更注重供货价格。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如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却是个难题,目前大多数企业采取专家给定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太多的主观性。
三、各评价指标的衡量标准难以量化
虽然提出了各种评价指标,有的指标确实比较有意义,但是对于这些指标很难提出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很难实际应用。
在国内外学者对供应商评价模型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些方法对供应商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值的量化上统统采取了专家打分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没有科学性,而且不排除部门或者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在打分的过程中渗入认为因素的情况。
实际上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有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往往将这些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库存管理的工具,我们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将其作为供应商的评分标准。用数据说话,这样才是最客观的。
四、供应商的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供应商评价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问题,如何在多目标的情况下得到一个最优值。传统的供应商评价方法虽然在权值的确定上采取了各种不用的方法。
但起归根结底还是对向量加权求距离,其科学性值得探讨。供应商评价并非一个简单的线形问题,起内部的规则是相对比较复杂的。
五、供应商评价延时过多
目前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都是基于传统的“销售——采购”关系,只考虑到供应商自身的因素,而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因素则很少考虑。
在供应链环境中,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变得更为密切,在这种信息合作机制下,仅仅评价供应商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供应商的合作能力和发展能力考虑在内。
最好的情况是企业能够通过供应商评价机制激励供应商,提高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和表现,从而促进企业与供应商的共同发展,而这就要求企业对供应商的考察周期能够缩短,企业能够实时考察供应商的表现。
从目前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来看,大多数需要专家对企业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值进行打分,这就造成了供应商评价的周期长、延时多的问题,不能实时地反应供应商。
民航企业对供应商的评价原则
一、民机供应商评估的依据
(1)质量保证原则
供应商是否caac/faa/easa/jaa所批准的厂商;是否有符合caac/faa/easa/jaa规定的备件质量控制部门,是否有合格的质量保证人员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质量把关。
(2)资信可靠原则
供应商在航空领域是否有较好的信誉,较稳定的周转资金;每年经营一定数量的备件是否达到一定的销售额,业务人员是否具有较好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
(3)强竞争力原则
供应商是否具备较强的实力,经营管理科学,备件方面联系广,与各生产厂家关系熟,供货渠道通畅,所报的价格公平合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4)及时供应原则
供应商是否对询价予以迅速答复,对各件号能正确辨识确认,报价中清楚标明其可供应件的状态、数量及交货期,并且能按时交货,及时通知航空公司,保证需求。
(5)良好服务原则
供应商是否能及时提供航空公司所需产品资料、使用维护方面的技术资料,经常了解备件供应、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反馈并及时解决,在各方面给予良好的支持与服务。
二、供应商评估的数据基础
(a)航空公司要求有合作意向的国外供应商提供审阅的资料包括:所在地适航当局办法的生产批准书及装机许可证明、出口国适航当局颁发的出口适航证、经适航当局批准的“质量保证手册”、产品/零部件清单、供应商相关生产能力介绍资料等。
对有合作意向的国内供应商审阅的资料包括有效的法人营业执照、caac颁发的生产批准书、经适航当局批准的“质量保证手册”、产品/零部件清单、供应商相关生产能力介绍资料等。
(b)供应商资信主要包括:近三年营业额;产品质量历史;备件库存量;供货质量;差异处理情况和差异发生率;索赔处理情况和索赔发生率;供货周期保证;合同延迟率;售后服务支援及服务质量;由于供货原因造成的不良影响等。
(c)供应商的技术考评主要包括:产品技术状况与批准的型号设计资料、图纸的符合性;生产能力和手段能为制造符合性提供的必要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持续质量改进能力;制造、技术、质保及生产资源的实际保证能力;工装、设备及厂房设施状况。
二种基于数据分析的供应商评估方式
一、数据挖掘方式的运用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信息管理系统来完成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其数据库中存储了企业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有以下特点:
(1)数据量大,数据充分;
(2)历史数据多;
(3)数据类型单一;
(4)决策知识的隐蔽性。
所以,数据挖掘在供应商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且必要的分:
(1)数据选择
根据决策者提供的详细发现任务,从数据源中提取相应的数据,通过选择、抽样、映射、汇总等操作确定相关的数据集合。数据选择的目的是辩出需要分析的数据集合,经过数据选择后得到的数据为知识发现的目标数据。
(2)数据预处理
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预处理等过程,此过程用于检查数据的完整性,除去错误和冗余数据,整理不一致数据,处理丢失数据,更新数据和时序信息,并将其准备成数据挖掘工具所需的表达形式。
(3)选择数据挖掘工具
在确定了数据挖掘任务,选定了合适工具后,对数据中潜在的模式进行挖掘并表示成容易理解的形式。
(4)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系统的核心。
(5)评价解释
评价和解释的模式,必要时反复执行步骤(1)~(4)。根据最终用户的决策目的对提取的信息机型分析,把最有价值的信息区分出来,然后采用可视法和知识表现技术,将发现的模式提交。
二、模糊层次分析法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群组fuzzy判断矩阵,来代替以往模糊一致判断矩阵,提高判断准确性。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求解问题一般步骤为: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结合对供应商选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既要体现经济效益又要体现质量效益,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模糊一致判断矩阵
用综合矩阵作为判断矩阵,减少由于决策者个人的主观原因而引起的判断偏差。
(3)进行层次单排序
根据模糊一致的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次莫因素而言,本层次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将权值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4)层次总排序
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单排序的结果,就可以计算针对上一层次而言,本层次所有因素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总排序,计算出各方案的优劣系数a,根据a大小得到各方案的优劣顺序。
由于航空部件购买与送修应考虑的因素众多,供应商的评估有赖于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良好的备件支援离不开所有供应商的共同努力,航材供应商有义务协助飞机用户采取有效的措施评估、管理供应商,而备件投资优化决策最终需要通过采购或者送修来实现。
因此,有效的供应商评估方法对促进供应商提够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航空公司投资决策的最终目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