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让投资人(PE及VC)快速读懂引起兴趣的高质量《商业计划书》?

随着这几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鼓励,并通过市场优胜劣汰的洗礼之后,优秀的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在企业初创期资金瓶颈成为创业团队必须解决的问题。就目前国内的融资环境来讲,按照融资的渠道来划分,博思远略认为可以分为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两大部分,具体的申报及流程可以参照下图:
一般来说政府资金的申请门槛相对较高,尽管这几年出台了很多针对创业初期项目的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但是由于申报繁琐,僧多粥少等原因对于众多创业期的企业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融资成为主要渠道,商业计划书成为融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商业计划书,顾名思义就是对创业项目或企业现状的梳理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商业计划书本质上是和投资人的一种沟通方式。博思远略认为一份高质量的《商业计划书》应起到以下三大作用:
第一,企业融资的敲门砖,成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快捷有效的沟通工具;第二,梳理项目思路,阐述发展理念,对市场、竞争、成本、技术、商业模式及未来发展目标等做系统分析(让创业者冷静客观看待自己的项目);第三,企业战略实施提纲,对企业发展的阶段目标、任务、绩效考核、执行措施起科学指导,通过商业计划书制订公司的发展蓝图、与管理团队交流(对关键问题取得共识)、衡量创业进程。
专业的投资机构对项目的评判都有自己的标准(例如:考察哪些指标,指标的权重,评分依据等),商业计划书作为融资的敲门砖,质量够不够硬就成为融资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博思远略通过近几年大量案例(成功和失败案例)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关键问题是提升商业计划书质量的关键所在:
当完成商业计划书时,自己满意是最基本前提,自己喜欢,投资人(合作伙伴)才有可能喜欢。要能通过一句话说清楚公司是做什么,要清楚的呈现市场(客户)的切肤之痛,要描述项目团队的独特优势,项目所构建的生态商业模式具有哪些过人之处,只有抓住了商业计划书的精髓,才有可能成为vc与pe愿意合作的《商业计划书》编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