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借贷违法吗

这里所说的个人借贷也就是民间借贷行为,民间借贷在法律上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借贷的利息会比银行借贷高出一些,但如果是在法律规定的最高利息范围内,那也是合法有效的。那么,个人借贷违法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个人借贷违法吗
只要不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利息就是合法的。民间借贷最高利息一般不超过年利率24%,已支付的超过24%但少于36%的部分不予退还,超过36%部分可以以不当得利的名义要求返还。具体而言,民间借贷法律支持的利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一)年利率24%以下之民间借贷利率可得到法院确认并申请司法强制执行。利率在24%以下的民间借贷,其利息应受法律强制力之保障,即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支付约定在年利率24%以下的利息。
(二)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认定为无效。为防止高利贷等不法行为,损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故以法律的形式对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进行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在私法上的通常做法就是将高于上限的利率约定认定为无效,超过上限的给付的利息应当作为不当得利返还债务人。
(三)年利率24%~36%的民间借贷利率,债务人已支付的利息超出24%且低于36%的年利率部分法院不要求退还,但未支付的在审理阶段法院也最多只会支持24%的年利率。
二、民间借贷里面的风险都有哪些
(一)债务人信用的风险。
关于债务人的身份问题,有两点值得注意:
1、债权人应当审查债务人的身份证件,并要求债务人当面书写借条。如果债务人将事先写好的借条交给债权人的话,就不排除该借条中债务人的签名系由他人代签的可能。
2、如果借款人同时又是某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话,债权人一定要明确债务人是该借款人本人还是其所代表的公司或企业。在法律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可以代表公司或企业从事包括付款在内的民事行为的。如果债权人不对债务人的身份加以明确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借款人身份混同的情形。
(二)借款用途的风险。
在民间借贷中要注意恶意借贷的问题,也就是借款人筹集资金所指向的对象为非法用途的借贷关系。对于这种借贷关系,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该行为因为违反了国家法律,也被确认为无效。
(三)损失利息的风险。
利息风险包括没有约定利息、约定的利息超过有关规定、约定的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约定利息要合法。
(四)担保风险与防范。
如果担保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职能部门或者法人的分支机构,那么这些担保主体就可能不具备合法的资格。向担保人主张权利注意担保期间,不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保证期间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为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约定不明的为两年。
三、个人债务无力偿还怎么办
民间借款不还,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要回借款:
(一)债权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债务人在借款期限到后,提醒对方尽快清偿债务,也可以约定或者订立新的延期偿还合同;
(二)债务人拒不还款,双方协商无效的情形,债权人可以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递交诉讼状,法院依法受理。
若通过起诉的方式要回借款,需要当事人事先准备相关证据,主要有:借条、双方借款时的录音或电话、银行转账记录以及对方收到借款等证据。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个人借贷违法吗的相关知识,只要不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利息就是合法的。民间借贷最高利息一般不超过年利率24%,已支付的超过24%但少于36%的部分不予退还,超过36%部分可以以不当得利的名义要求返还。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