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地的积极性降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钱。一方面是因为种地成本不断上升,另外一方面是粮食价格过低,最后一方面是生活开支不断上升,种地营收远远跟不上物价上涨。
首先:种地成本问题
近些年来,工业制造业成本越来越大,雇佣劳动力陈本不断上升,企业为了分担这部分投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成本增加到商品里,最直接的表现是农药价格、化肥价格、农用柴油价格、塑料薄膜价格等农用成本的上升。这就导致本来一亩地收入500元的直接降低为400元甚至更少。再考虑到自己的人力成本,种了一亩地还不如出去打工一周赚的多,导致农民不愿意再种地。
其次,粮食价格过低
2018年我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粮食价格回到了十年前。受到进口粮食诸如大豆,玉米,小麦等冲击,国内的粮食价格迟迟上升不了,而且还降低。其中花生米下降的最是严重,从5元多直接腰坎为不到3元。大姜土豆等也迟迟上不去,大家无不期盼“算你狠”,“姜军”,“香菜换房”再出现,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地供需情况大家都能查询的到,根本不会再出现以前那种神奇情况了。2019年来看粮食价格也不会反弹要么降低要么保持不变,因为进口的大门又开启了。所以这也是农民不愿意种地的原因。
最后,生活开支不断上升
就目前我国的购房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来看,农产品价格即使翻一番也跟不上他们倍增的节奏。以前青岛房价5000的地方现在2万也买不到了;以前孩子上大学本科学费3600每年,现在6000+;以前5元能治好的感冒现在50元也治疗不好。如果持续种地根本跟不上房价,教育,医疗的支出。因此,不得已,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来弥补这三大类支出带来的影响,种地根本不能维持正常生活了。特别是我这种50多岁的人,正处在上有老人养老,下有孩子结婚买房的境地。对种地真的不感兴趣了,只想赚更多的钱维持家庭开支。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3个方面。不过除了这些以外,农村也有不种地搞副业的,也挺赚钱的,不过不适合大多数人。我在家养猪种桑养蚕,也感觉比出去打工要赚的多。农村的主要问题还是因为钱吧!最后,祝愿大家2019年更上一层楼,种地的有个好收成,做买卖的有个好收益,搞种植养殖的,欢迎关注我@猪宝宝的公仆 ,我们一起讨论养猪和瓜果种植。
#谷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