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那些年收购和参股的公司现在都怎么样了,有的混的好,有的快绝迹了

阿里巴巴那么有钱,一路走来被他收购的企业都怎么样了?
雅虎中国
2005年8月,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打造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平台。阿里巴巴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雅虎的搜索技术、通讯和广告业务,以及3721网络实名服务。双方还计划将一拍在线拍卖业务中雅虎的所有部分并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公司将获得领先全球的互联网品牌“雅虎”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
这对于马云来说是成功的一笔交易,因为没有10亿美元的投资,就养不大淘宝。就没有今天阿里的江湖。也许阿里巴巴没有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雅虎这上面,加上后来做了太多错误的决策,从2013年9月开始,中国雅虎不再提供资讯及社区服务。
口碑网
200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口碑网。2008年6月,口碑网与中国雅虎合并,成立雅虎口碑。8月,作为大淘宝战略的一部分,口碑网注入淘宝,使淘宝成为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为更多的电子商务用户提供服务。但是后来居上的大众点评和美团网早已经把口碑网抛在了身后,口碑网变成了只是淘宝内无足轻重的点评平台。
收购了多久,口碑网就黯淡搁置了。直到去年下半年,阿里又开始力推“新口碑”。
中国万网
中国万网是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当时的名气在业内也是第一第二,2009年9月阿里巴巴以5.4亿元人民币,分两期获得中国万网的股权。这是自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后,涉资规模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中国万网在互联网基础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地位非常明显,作为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入口,其在域名服务、主机服务、企业邮箱、网站建设等服务,在产业布局、客户基础、技术地位等多方面都具有领先优势。
现在阿里云和万网都合并成一个网站了,从09年开始马云就开始布局大数据,战略寒光,令人佩服。
上海宝尊公司
成立于2007年初的上海宝尊公司目前在淘宝网上为多家品牌运营旗舰店,并为这些品牌企业提供营销服务、it服务、客户服务和物流仓储服务等整体电子商务服务。2010年1月,阿里巴巴宣布完成对上海宝尊公司的战略投资。
新浪微博
2013年4月底,阿里巴巴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新浪微博公司全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的约18%.
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自从阿里巴巴入股新浪以后,新浪的活跃度似乎就不行了。个人认为,那时候马云不应该大力推广来往,而应该大力推广微博。
高德
2014年4月,阿里还收购了高德,阿里打的主意是希望将旗下淘点点、淘宝本地生活等服务平台与高德地图和导航应用整合,作为阿里巴巴布局o2o的重点。
然而,高德转型遇到了困难,在o2o、导航、企业市场三方面摇摆不定,高德的市场份额也节节败退,甚至出现大幅亏损,高德的传统客户在远离高德,阿里还被很多媒体指责帮高德对手“扼杀”高德。
uc
2013年5月,uc接受了阿里5.06亿美元的e轮,同年12月,又拿了阿里1.08亿美元,2014年6月,uc被阿里全资收购。对于阿里来说,uc填补了阿里在移动端的空缺,除了能给阿里带来营收外,还能为阿里带来流量和数据。但阿里却没有让uc变得更好,电商出家的阿里在uc上做起了大量接广告和发广告的买卖,uc仿佛早已经走上了一条被电商掺杂的不归路。
优酷土豆
2014年4月,阿里花了12.2亿美元买了优酷土豆16.5%的股份,2015年10月,优酷土豆收到阿里的收购要约。但其实,优酷土豆、阿里在各自用户需求与用户场景上并不匹配,对于阿里来说,它的基因是“入口即交易”,没办法为优酷土豆带来精准稳定的用户流量。除了资金支撑,并不能改变优酷单一盈利模式的困境。而优土反倒一直面临被阿里过度投放电商与营销类广告,从而导致用户体验降低的隐忧。
据易观·千帆发布的2017年6月移动app月活排名榜显示,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分别是第三名和第四名的成绩,而优酷视频已经排到了第十名。优酷作为国内最早的视频网站,现在跑哪去了呢?
天天动听
2014年阿里还收购了天天动听,天天动听在酷狗和qq音乐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手机用户,本来可以有可能成为独角兽的公司被阿里收购后改名为“阿里星球”,坚守多年的老用户此后慢慢都离开了天天动听,一手好牌被阿里打烂了。
创业公司被霸主包养无可厚非,但这个霸主若是阿里,那就需要好好想想了,毕竟阿里还是做电商在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