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两顶尖高校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

2017年12月2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纷纷公布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辽宁省内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也同期公布了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方案中,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不仅通盘考虑学校整体目标和建设学科目标,还公布了详细的路径、内容和举措。“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双一流”高校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大工和东大分列a类和b类“双一流”大学。
12月31日,大连理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了39页篇幅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方案》由建设目标、建设基础、建设任务、改革任务、预期效果、组织保障等六个部分内容组成。《方案》制定了“到 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到2030年左右实现综合提升,初步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到2049年建校100周年实现整体跨越,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突出了办学优势和特色,明确了学科总体规划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建设任务,描绘了一流大学建设的路线图和实现路径。
11月27日、28日,两年一度的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先后公布,其中工程院增选67名院士、中科院增选61名院士,驻辽高校中,除大连理工大学外颗粒无收。本次增选中,大工建设工程学部孔宪京教授当选工程院院士,大工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彭孝军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根据大工“双一流”《方案》,截至目前,学校共有院士13人。
2017年9月份“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后,很多关心高教建设的网友都十分关注大工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为什么是化学、工程,特别是何谓“工程”,知乎上也有专门开列的讨论帖。大工“双一流”《方案》首次从官方角度解释了这个疑问。
《方案》提出,学校以工程、化学为口径组建学科群。工程学是把自然科学中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原理应用到生产实践活动和工程技术活动所形成的多学科的总称,在国内学科分类中也称为工学。现代工程学具有跨学科交叉和多学科集成的显著特征,对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
我国学科体系侧重在学科门类下按一级学科细分,而esi、usnews等国际学科分类中,工程学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领域,侧重宽口径及多领域交叉研究,涵盖了我国学科分类中数十个一级学科,如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学科获得a类评价。
东北大学官网12月28日发布的《东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共有51页篇幅,东大《方案》提出,到 2020年,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声誉显著提升,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整体实力及关键指标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到2030年,学校构建起完善、高效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成为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学校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9月份国家三部委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东北大学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东大《方案》在学科建设目标章节中提出,到2020年,学校优势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业流程”两个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方案》续指,“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主要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一级学科;“冶金工业流程”学科群涵盖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等一级学科。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4个学科获得a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