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看不起的千米高山贫困村, 稻田养鱼让人刮目相看

顺着旺苍县国华镇山寨村弯曲盘曲的小村道绵延而上,从山脚的曹家岭到半山的徐家扁,路旁稻田里的鱼儿自在嬉戏。听到田埂上的脚步声,正在争食的鱼儿迅速潜下水面。 山寨村位于旺苍北部山区,最高海拔近2000米,可这千米平地的小村庄,却创新开展了稻田养鱼产业,并以此成了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
旺苍县国华镇山寨村,位于旺苍县北部山区,版图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现有180户、610人。其中,贫穷户38户、129人,贫穷率约21%。依托稻田养鱼、平地核桃、坡地猕猴桃等种植养殖业,往年38户贫穷户将如期片面脱贫。
利州中专先生科副科长、旺苍县国华镇山寨村第一书记杨波说,在山寨村,他就寻思着能否依托水体资源开展水产养殖。后经疆土、水产、渔政等多部门充沛论证,这里的水质十分合适海水鱼生长,特别是外地的鲫鱼、草鱼和无鳞鲤鱼。因而,就将稻田养鱼确定爲该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
站在刚硬化好的田埂上,36岁的杨波引见道,目前全村有37户村民开展了稻田养鱼产业,面积达100余亩,集中在海拔900—1100米的地带。往年是试养,待今冬明春,集中撒网捕捞后,养殖面积将扩展到近400亩。稻田养鱼周期短,每年三、四月份投放鱼苗,春节前后便可上市销售。杨波说,往年上半年,帮扶单位利州中专将再投资20余万元,用于稻田养鱼田埂硬化。
普通来说,每亩稻田可放流鱼苗1500尾左右,春节前后单尾重约1公斤的便可集中上市,亩产将到达1200公斤以上。我家土地约8亩,其中两亩多水田养鱼。依照2000斤/亩激进计算,两亩水田可产鱼约4000斤。38岁的贫穷户曹虎宗算起了支出账。目前,生态养殖的草鱼、鲫鱼市场单价不低于10元/斤,激进估量至多能卖上4万元。关键是,这样的稻田养鱼方式,丝毫不会影响稻谷的收成,反而还会省下化肥、农药等方面的投入。相比传统稻谷种植亩产2500元的支出,稻田养鱼全体支出将近添加8倍。
山寨村的稻田养鱼平常次要喂食米糠、麦麸等。曹虎宗盘算:收割的稻草和田里的浮游生物,也是鱼儿们的主食。这样的养鱼方式,不但喂食本钱低,养出来的鱼滋味也更鲜美。往年两亩多稻田养鱼,除开本钱外,利润将到达3万余元。
稻田里都有宽0.8米、深1米不足的十字沟。杨波说,这是在开展稻田养鱼产业中,他和村民们探索出来的“秘籍”。这些“十”字沟,不但有利于拓宽活动范围,添加鱼类运动量,冬季可防旱,夏季能保暖。 山寨村开展稻田养鱼产业的共有37户,其中贫穷户12户。杨波说,希望将该产业逐渐辐射到全村。关于后期资金投入缺乏的贫穷户,新成立的旺苍县云雾山稻田养鱼专业协作社将全额垫付鱼苗推销资金。在市场销售方面,将依托专合社与超市、农贸市场树立订单式养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