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枣庄6月27日讯
(记者 张刚)6月27日上午,《枣庄市国税地税系统联合落实国务院6项减税政策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新城会展中心召开,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蒋计霞主持会议。
发布会上,枣庄市国税局局长郑舒东介绍了近年来枣庄市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确定实施的6项减税政策的有关信息。
郑舒东介绍说,近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减轻企业税负、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支持经济稳中向好、保障和改善民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枣庄市国地税系统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助推枣庄市经济转型发展为立足点,以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为重点,优化纳税服务,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支持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以来,全市国地税系统共落实各类税收优惠政策54.70亿元,其中支持外贸经济发展办理出口退税13.60亿元;支持企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减免税金5.66亿元;改善民生减免税金6.43亿元;支持三农减免税金3.86亿元; 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减免税金4.29亿元;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办理退税3.87亿元;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金2.55亿元;改善居住条件二手房交易减免税金2.08亿元;支持医疗卫生减免税金1.04亿元。
此次推出的6项减税政策是由“1+4+6”构成的系统减税政策。其中,1是增值税简并税率政策;4是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范围、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开展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试点、推广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试点政策等四项所得税政策;除“1+4”政策之外,还有6项延续政策,包括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有线电视收视费增值税政策、农村金融税收政策、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收政策、新疆国际大巴扎项目增值税政策等。
6项减税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作为继续推进营改增的措施之一,从今年7月1日起,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将农产品、天然气等23种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
(二)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自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在此期间形成的无形资产,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四)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从今年1月1日起,在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展试点,对创投企业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可享受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政策;自今年7月1日起,将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投资主体由公司制和合伙制创投企业的法人合伙人扩大到个人投资者。政策生效前2年内发生的投资也可享受前述优惠。
(五)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试点政策推至全国。从今年7月1日起,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试点政策推至全国,对个人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按每年最高24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
(六)将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有线电视收视费增值税政策、农村金融税收政策、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收政策、新疆国际大巴扎项目增值税政策等2016年底到期的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延长至2019年底。
这6项减税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郑舒东表示,枣庄市国税将继续与地税系统精诚合作,精密部署,精心开展,精准落地,确保广大纳税人尽享减税红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作为执法部门的国地税部门,如何尽快将国务院6项减税政策落地,尽快释放政策红利,如何更好地促进咱们枣庄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是两家税务部门抓紧要办的事。枣庄市地税局局长冉照坤就枣庄市国税、地税系统落实此次减税政策的4项主要措施作了简要介绍:
他说,
第一,打好“预备役”,确保政策“接得住”
一是提前开展摸底调研。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确定实施6项减税政策的消息对外公布后,枣庄市国税局、地税局便迅速展开行动,对全市纳税人进行了一次摸底调研,分类型梳理出可能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企业和大宗物流企业等应该或可能享受此次减税优惠的企业名单,全面摸清优惠底数,为下一步的政策宣传和落实提供靶向式的精准指导。
二是迅速成立工作机构。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国务院6项减税政策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后,枣庄市国税局、地税局迅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政策落实措施,协调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国地协同配合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减税政策落实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打响“宣传战”,确保政策“传得开”
一是对内做好培训。联合举办覆盖所有税务人员的专题培训视频会议,对1+4+6组合优惠政策进行细化讲解,使税务人员正确掌握每一项政策的适用对象、范围、享受条件和计算方法等,确保学得精、懂得透、讲得清、办得好。同时,结合减税措施带来的申报表、发票开具等具体操作变化,开展办税流程和系统操作培训,确保一线税务人员能够清晰地掌握办税流程,为纳税人提供最高效的减税服务。
二是对外做好宣传辅导。减税政策下发后,市国税局、地税局第一时间制定了减税政策宣传、培训、辅导方案,做到培训课件、宣传口径、政策解答和办税流程“四统一”。接下来,将持续利用网站、手机app、税税通、微信、qq、微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广播、电视、报纸和办税厅等各类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另一方面,对应享受减税政策的所有纳税人集中进行专题培训辅导,统一制作培训视频光盘、印制宣传手册和明白纸,免费发放给纳税人,帮助纳税人准确理解政策,快速办理减税事项。在此,也提醒广大纳税人要注意接收税务部门推送的各类讯息,积极参加培训,主动利用各类资源进行自学,切实掌握政策的关键和要领,充分享受减税政策。
第三,打亮“合作牌”,确保政策“行得通”
一是整合国地税资源。依托“前台全面融合、后台集中支持、资源互补共享、管理统分结合”的国地税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国税地税联合办税、同城通办的资源优势,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预约办税、一次性告知等国地税合作办税服务制度,切实做到办税服务提速增效,确保六项减税政策及时高效落实。
二是扩大社会合作范围。在前期与市经信委、市科技局联合落实科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发改委、财政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联合研究减税政策落地的相关配套措施,协同指导和帮助企业用好减税政策。
三是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专业中介服务组织在纳税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其参与新的减税措施的宣传和服务。
第四,打好“组合拳”,确保政策“落得实”
一是开展精准服务。对存在会计核算不健全、资料不完善等问题的纳税人,“面对面、点对点、手把手”进行辅导,确保减税优惠“应享尽享”。
二是加强跟踪督导。在减税政策实施期限内,市国税局、地税局将分阶段、不定期、持续性地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跟踪问效和督导检查,实时掌握政策落实情况,查摆问题,研究措施,推动问题解决,确保减税红利充分释放。
三是注重分析总结。注重分析减税政策的实施对宏观和微观经济产生的效应和效果,及时总结推广减税政策落实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长效工作机制,为下一步落实更多优惠政策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