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笔译翻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363.1-2008
笔译翻译标准
翻译服务规范 第 1 部分:笔译
2008-07-16发布 2008-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分数段/评分原则a(91-98分)译文有一定创造性或重组性,绝非直译,译文质量明显优于原文,类似英文母语者手笔。理解原文内在语意及逻辑,包括读懂原文字里行间的技术含义,用地道的英文、正确的技术术语,按照行业内通俗的表达及英文逻辑行文,清晰、明了、规范地转换或意译。包括英文大小写、图表制作、版面格式及标点符号。约需10字/千字以下的二次加工。
b(85-90分)技术术语无大错,技术含义翻译大部分正确,前后术语统一,英文表达符合原文类型文风,极少语法、句式或情态动词错误,英文行文逻辑可接受。不能摆脱原文质量的束缚,特别是在处理中文原文难于理解或逻辑含混之处时,没有详细地去理解原意。约需10~15字/千字的二次加工量。完成图表制作者取上线。c(77-84分)译文的流畅性及正确性时而因术语用错或行话用错或语法错误受到影响。整篇译文质量不稳定,有明显疏忽大意或技术掌握不够而导致的败笔。原文难于理解或逻辑含混之处基本没有理解原意,而是机械式的直译。约需15~20字/千字的二次加工量。完成图表制作者取上线。d(65-76分)非经常性地出现非疏忽大意导致的低级语法错误,技术术语用错或乱用,或多处出现中国式生硬或牵强的翻译。偶有造词的现象。译文可看懂,校对修改量略等于重新翻译量的一半。约需20-30字/千字左右的二次加工量。e(64以下)整篇译文中,20%左右为直译。完全不懂原文,生搬硬套,多处出现语法、用词、术语、拼写错误,甚至任意造词,有漏译,译文没有逻辑、没有可读性。译文不可用,校对修改量与重新翻译量相当。约需30字/千字以上的二次加工量。(深圳翻译brighttra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