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如参与商

容介居外星文明故事讲座的微信平台里,易子发出了下一个讲座的内容预告:
“唐代杜甫的诗文《赠卫八处士》,开篇两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成为脍炙人口、千载流传的名句。中国古代把傍晚(酉时)在西边天上最早升起的太白星称之为参星;而把早晨(辰时)从天空中最后隐没的启明星称之为商星。在古人看来,这是两颗你隐我现、永远不会相见的星星。
因此,古代流传着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参’与‘商’本是兄弟二人,因为两人不合而日寻干戈,上天就把这兄弟两人一个变作‘参’星,一个变作‘商’星,让他们永远互相追逐,但却永远不能见面。后来,‘动如参商’也成为一句成语,以形容你来我往,不得相见。千百年来,‘参商’一直被人们比喻那些有某种内在联系,却又不能相见或相提并论的人与事。
其实,参星和商星是同一颗行星。古人由于缺乏天文知识,那时并不知道真实情况,一直误以为它们是你来我往的两颗不相同的星星。在现代天文知识普及以后,人们已经知道,太白星和启明星其实是同一颗星,分别是太阳系中的金星,在不同的时间段被地球人类观测到的情况。这样的话,‘动如参商’或许可以被用于比喻那些表面上看似乎相去甚远,却是出自于一处的人与事。我们本期讲座‘动如参与商’,就是以此新的寓意,来形容二十世纪两颗科学巨星——魏格纳和爱因斯坦。
魏格纳——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之父;爱因斯坦——德裔美籍物理学家,创立了划时代的相对论。他们两人都是上世纪的犹太物理学家,一个是重点研究地球物理,一个是研究与天体运动关系更密切的理论物理。这两人的研究内容,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关,其实是出自一脉的。他们两人分别是兰星球的第2号和第3号代言人,都是由当时来地球选择代言人的兰星球人类——兰迪和兰疋负责联系和传播的,并且都是在1903年初正式成为兰星球的代言人。所以,说他们俩是‘动如参与商’,真是很恰如其分的。
魏格纳——德国地球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德裔美籍物理学家
这一讲将介绍魏格纳与爱因斯坦成为兰星球代言人的故事。”
易子在微信平台上发出了讲座预告后,顿时引来了爆棚式的关注。特色小镇里,所有“农家乐”式的酒店,全部被提前预订一空。紧挨着特色小镇的一处新建的房车宿营地,像个美丽的植物公园,各种植物花卉争奇斗艳,景色相当迷人,特色小镇的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汽车公园”。现在营地里也早早地都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房车,琳琅满目,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车牌上看,不少车是来自远方的省市。这次讲座引起如此高度的关注,这可是容子他们始料未及的。
这也难怪,魏格纳和爱因斯坦,都是二十世纪之初诞生的科学巨星。他们俩,一个开辟了地球物理研究的新领域,一个引领了物理学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迈向新时代。他们两人研究的对象,看似“参商”,内容大相径庭,没想到居然都是来自兰星球的理论,这就难免会引起大家巨大的兴趣!尤其容子作为兰星球第7号代言人,是兰星球代言人中仍然健在的两个人之一,由他来讲述这个故事,显然是非常具有权威性的,所以闻讯来听讲座的人们才如此趋之若鹜。
这时,作为魏格纳和爱因斯坦的“同门”,容子感到责任沉甸甸的。他不仅应该把百年之前那段历史事实告诉大家,或许还可以为今后世界科学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易子在微信平台上发出讲座通知时,介子、罗生和郑兴他们,正带着特色小镇的一些人,去“长三角”地区考察特色小镇呢。
介子一直在研究经济管理,还开了把物理学观点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先河,他听说了“长三角”地区的特色小镇搞得有声有色,就组织了这一次考察参观活动。希望通过学习借鉴,把基于新型田园综合体的特色小镇引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容介居所在的特色小镇,原本是由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的小型庄园组成的新型田园综合体,以微生物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作为自己的特色。可是自从容子举办了外星文明讲座以后,小镇中不少庄园竟然开发出了仿飞碟式的无人机玩具,用手机下载个app,就可以操控,还有摄像、物理方式的农业驱虫等多种实用功能。小飞碟无人机反而成了前来的游客们最青睐的抢手货,特色小镇很快被人们叫成“飞碟小镇”了。“飞碟小镇”的新发展方向,是在市场中自然形成的,这样的发展对不对呢?介子一行是带着这个具体问题来到“长三角”地区进行考察的。
在国家的扶持政策推动下,“长三角”地区各类特色小镇确实蓬勃发展。不过,多数小镇不是打造成旅游景区,就是传统的科技开发区的翻版。个别项目和“飞碟小镇”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面临着和“飞碟小镇”相同的问题,由于最关键的政策至今不到位,进一步的发展前景仍然不明确。看来,目前发展新型田园综合体这样的庄园经济和建设特色小镇等新举措,其核心的经济意义并没有被人们所真正理解。因此,在正确的经济模式构架形成后,其配套的政策细节和操作技巧如果不跟进并与之相契合,再好的经济模式构架都可能发挥不了应有的成效。
结束了在“长三角”地区的考察参观后,介子一行急着赶回“飞碟小镇”参加讲座。他们从杭州乘坐高铁往回走,介子上车后就一直在沉思前面那些问题。列车到了济南西站时,正值吃午饭的时间,上车前他们通过高铁app预订的“真功夫”快餐也送上来了。郑兴边打开快餐,边感叹地说:互联网时代,是真方便啊!郑兴的一句感叹,也让介子感慨万分,他接着说道:是啊,很多经济模式的意义并非在一开始出现时就能被人们所理解。就拿通过互联网预订外卖这个商业模式来说吧,如果没有它,今天的高铁长途运营可就尴尬了。一列火车只有八节车厢,还得腾出一节车厢做餐车,而且只有吃饭那一会儿有价值。这虽是一个小细节,却足以让高铁的价值意义打了折扣。然而,通过互联网预订外卖这一商业模式,高铁的这种尴尬迎刃而解了。高铁和互联网,居然能在这样的细节上实现默契,这也许是两个行业在各自发展中所不曾想象到的,而现在则已成为高铁出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事情,看似动如参商,其实往往休戚与共。例如,发展基于新型田园综合体的特色小镇,可以打造成为新常态经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宝石,这可是个一步走对、全盘皆活的妙招啊。尤其是今后要发展颠覆性技术,这是个“烧钱”的风险投入,没有像庄园经济这样的产业做支撑,又哪来钱发展高科技啊?!郑兴听介子说着,猛地抬起头望着介子激动地说:你一直关注发展庄园经济和特色小镇的准确定位,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给发展靶向性科学理论和颠覆性技术奠定基础。过去我一直觉得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现在我似乎已经顿悟了,它们还真是息息相关啊,就像电磁波一样,电子和磁场缺了其中任何一项,电磁波就不存在了……
介子笑着看了看郑兴激动的眼光,又说道:中华民族是靠农耕文明起家的,办这件事的更重要意义是,让传统的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经济实现容介态,从而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进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介子说到这里,郑兴望着介子会意地频频点头。

历史往往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发生了,要很久以后才会被人们认识到它们其实是息息相关的。即使有不同凡响的圣人出世,也无一例外地在当时是被淹没了的。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世纪之交就是这样的时代。
地球人类进入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世界呈现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格局。一方面英、法、美、德等世界强国,在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技不断提高的刺激下,国力不断增强,步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另一方面,牛顿开创的“经典”科学技术体系似乎已走到尽头,物理的天空上出现了颠覆人们传统认识的“两朵乌云”,而这便是“光速不变”和“紫外灾变”这两个论断。科学发展的迷茫,导致了人类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对世界的争夺和颠覆上。这是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改变世界、促进地球人类进步,需要新的科学之光照耀前进方向。
在这个地球人类需要新的变革的节骨眼上,兰星球再次施以援手。正像他们在中世纪末所做的一样,通过第1号代言人哥白尼及其传扬人布鲁诺,向地球人类传播了日心学说,从而在历史这个“巨人”的后背猛击一掌,最终让欧洲走出中世纪。此时,他们选择了第2号和第3号两个代言人,决定把科学发展的重要靶向性理论传播给地球人类,希望以此让地球人类走出经典物理学“陷阱”,从而持续不断地进化发展。
兰星球在地球上的第2号代言人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他1880年11月1日出生于德国柏林一个犹太民族家庭。1902年夏季,兰星球开始对当时在德国柏林汉堡大学攻读气象学博士的魏格纳进行跟踪考察测试。在经过了半年有余的测试之后,兰星球认为魏格纳已经具备兰星球选择代言人的条件,其脑容量达到了16.4级,于是就决定由当时负责在地球选择代言人的兰迪和兰疋出面,与魏格纳进行第一次接触。
1903年1月13日晚上11点10分左右,兰星球人类决定,以平移技术把已经休息的魏格纳请到飞船中来。他们这样做似乎是要启示魏格纳,看似睡着了的大地,也会悄然移动。当时魏格纳已经入睡,兰星球人类启动了飞船携带的平移装置,把魏格纳在睡眠状态下平移到了飞船中。当兰星球人类兰迪和兰疋等人把魏格纳叫醒后,魏格纳并没有因为眼前突然出现的这一切而恐惧;相反,他却显得很冷静。接着,兰迪向魏格纳陈述了请他到飞船中来的意图,以及选择他作为兰星球代言人一事。听了兰迪的陈述之后,魏格纳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在环顾了一下四周后才说道:我同意做你们的代言人,传播你们的理论。魏格纳说这句话的态度和他当时极其冷静的表现,完全出乎在场兰星球人类的意料。这也许是因为魏格纳具有不凡的冒险精神,因此才成就了他当时的心态。兰星球人类后来回忆说,魏格纳的这种心态,在地球人类中是很少见的。当时,兰迪他们听了魏格纳的这句话以后,是非常高兴的,他们没想到事情进行得如此顺利,于是就把与兰星球人类联系的方式告诉了魏格纳。之后他们又把魏格纳平移回他的卧室。魏格纳回到卧室后,只是简单地回忆了一下刚才所发生的一切,之后就再次进入睡眠状态,一觉到天亮。可以说,他简直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家伙。
第二天晚上,魏格纳在卧室里按照兰迪所说的联系方式,向兰星球人类发送了联系信息。10分钟后,在魏格纳床边的墙壁上出现了一幅影像,其内容是兰星球人类让魏格纳传播的《星陆液动》理论,魏格纳记录下来以后看了几遍,对该理论中的一些问题并不太理解,加上当时正值魏格纳攻读气象学博士学位最关键的时刻,时间很紧,于是他没有继续开展研究,也没有再与兰星球人类进行联系。
1905年魏格纳获得了柏林汉堡大学气象学的学位后,自幼崇尚探险活动的他,于1906年参加了丹麦远征格陵兰的探险队,前往格陵兰北部探险。探险活动历时两年时间,1908年探险归来后,魏格纳入职于德国马堡大学,由于日常工作繁忙的缘故,就再也没有继续研究兰星球人类让他传播的理论。
时光荏苒,直到1910年4月7日,当时魏格纳因身体有恙在休息中,那一天他偶然来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时,不经意间一幅世界地形图突然映入他的眼帘,这一下子引起了他的强烈注意,就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撞击着他的胸口一样。他这时候发现,那张地图上的大陆板块之间有许多吻合面,能够使大陆之间连成一个整体。这时,他猛然想起兰星球人类让他传播的理论中,有关于大陆板块存在着移动状态的描述,而那些描述与这张世界地图中有关板块的吻合面状态是一致的。这时,魏格纳才恍然大悟,他内心涌上一阵狂喜,仿佛身体也轻松了一大半,于是他急忙返回家中,重新与兰星球人类进行联系。
兰星球人类反应速度是很快的,在魏格纳再次发出联系信号的两天后,兰迪和兰疋他们再次把魏格纳平移到飞船中。魏格纳见到兰迪他们后,马上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都告诉了他们。当时兰迪和兰疋也没有责怪他没有继续研究兰星球理论,而是把飞船上的全息影像装置打开,显示出地球的全息影像,结合《星陆液动》这篇理论,给魏格纳作了细致的解释。当听完讲解后,对于原来理论中那些不理解的问题,魏格纳这下子完全明白了。此时,他十分后悔当初自己没有继续研究兰星球理论。
第二次与兰迪等人见面后,魏格纳马上着手开展深入研究。他先后到北欧、西非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大陆板块的结构特征,进一步掌握了大量的证据性考察资料。这些资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