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球商业》
编者按:3月16日,年近90的超人李嘉诚宣布退休。他一手缔造的商业帝国从此进入李泽钜时代。2007年,《全球商业》曾对这位“超人”做过一次专访。这位超人的传奇经历和人生哲学,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在此与诸位分享。
未见到李嘉诚前,我们好奇着,这位在14岁以前,历经家道中落、战乱逃亡、少年失学、父亲过世、身染重症,吃过人世间少见的苦,其后却赢得人世间少见财富的企业巨擘,他的办公室,是否光华璀璨,与其地位相称?掌管庞大事业,他的言词是否犀利、急切、不耐烦?
“你好,我是李嘉诚,请指教。”
在我们抵达之前,他已在会客室等候,见我们抵达,立即站起,掏出名片,双手递给我们。笑容让他的双眼如同弯月。财富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刻痕,虽拥霸业、却无霸气。 没有奖杯、照片与文件的办公室 ,六台电话机最醒目 。
手腕上的精工表,市价港币千元,使用超过10年,他总习惯将它调快20分钟,以提醒自己准时。身上总穿着蓝黑色西装套装搭配白衬衫,领带永远是蓝白色系,“这样比较简单”,他说。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年龄超过10载,最近因为近视增加,换了镜片却没换框。事实上,打从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记者会开始,他的眼镜样式从没变过。
想在他办公室发现什么惊人特色吗?没有。他的办公室就像他的打扮一样简单。没有任何奖杯、奖座,没有文件、照片,没有音响与电视,甚至连一本衬托学识的书籍都没有。唯一能证明这间办公室主人确实是李嘉诚的,只有一座小小的“李嘉诚公仔”,那是同事送他的生日礼物。
他似乎刻意让办公环境不带个人感情,假设另一人宣称这是他的办公室,似乎也无不妥。简单到令人怀疑平日究竟有无使用。“我每周来这里上班五天半啊!我一向桌上不会留纸,今日事今日毕。”他笑着解释。
一个小线索证明他确实高度使用办公室。右手边的手提电脑,是他随身使用、掌握讯息的利器。左手边的桌上型计算机,桌面显示长江集团旗下和记黄埔股价,计算机下方放置一张纸片,以细字列出数十档他常看的股票名称。被誉为“亚洲巴菲特”的他,一出手就是上亿,被香港股民视为重要指针。
除了两台计算机,李嘉诚办公室最醒目的“家具”,是六台电话机。座位后方共四台。第一台,只有最亲密的朋友与家人,才能连上线;第二台,直通和记黄埔总裁;第三台与第四台,供集团开会使用。左手边两台,第一台,直通秘书室;第二台,可拨打长江大厦所有分机。
七人座位、六台电话机、两台计算机,构成他的工作蓝图。长江集团近年重要决策,就在这里决定。
三幅真迹字画透露心境 “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奉为座右铭
虽然他的办公室功能性远超过抒情性,但墙上三幅真迹字画,却悄悄透露他的内心世界。它们都是李嘉诚亲自挑选。
第一幅是张大千画作,名为“李白诗意”,山林氤氲以绿彩泼墨而成,水气弥漫、浑然天成,天光则以白粉挥洒,更显亮丽清朗。题字来自李白诗作“山中问答”:“问予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代表心境很宽。”他说。这幅画在他办公桌正前方墙面,抬头可见。
第二幅位于橱柜前方,是八大山人的画作。八大山人是明朝宗室后裔,他历经明朝灭亡,遭国毁家亡之难,由皇室贵族沦为一介平民,于是装疯扮哑,不与人语,后来为避害而出家为僧,被喻为“清初四大画僧”之首。李嘉诚说,八大山人画作一般是不开心的,唯有这幅画是开心、自在的,“光这一点,就值得挂在这里。”
第三幅是书法,挂在他右手侧墙上,离他最近。诗句为清代儒将左宗棠所做,字为名家所写:“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字句的意境深远,李嘉诚很有所感。他说:“对句刚开始的四个字,发上等愿、择高处立,连小孩都懂,也是我多年前就做到的,这不稀奇。”
然而,为什么择高处立后,要结中等缘?
“结中等缘是不一定与同一个阶级、社会地位的人来往,这不容易。”至于享下等福,就更不易。富贵后,能过朴素简食。
勤俭两字,是左宗棠家训强调的重点,譬如他说,虽大富大贵,亦靠不住,唯勤俭两字可以长久。这样的信念,也在李嘉诚的生活中实践。
说明对联意义后,采访开始。他提笔送给读者一句话:“不疾而速”。
相较于广受中国文人欢迎、规矩稳重的北宋苏东坡字体,他更偏好元代书法家赵孟的飞扬劲拔,字体反映他内在性格──“不疾”却能快速达到目的,这是经商处事的境界。他专注签字。身后玻璃窗外,湛蓝的维多利亚港,船来船往。
《全球商业》采访团队与李嘉诚五个小时谈话中,身为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董事会主席的他,没有任何一通手机、电话响起,没有任何人急忙闯入,打断我们的谈话,没有临时增加的行程,缩短我们的与会时间。他眼神聚焦,专注倾听我们的问题,不疾不徐地回答。领着读者,进入他“不疾而速”的传奇人生。
成功,先花90%时间想失败
11月21日,《全球商业》和《商业周刊》采访团队一行六人,抵达位于香港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在警卫团的森严戒备下,我们踏入直抵顶层第70楼的电梯。
这栋楼高283米,由世界著名建筑师cesar pelli设计(编按:cesar pelli设计的重要地标还包括吉隆坡petronas双塔、纽约ifc和正在兴建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以蓝绿色玻璃帷幕包裹,比邻的就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汇丰银行等地标大楼。
长江实业大厦顶层,居高临下,足可俯瞰与香港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维多利亚港,这里,正是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遥控55国企业的跨国指挥总部。
李嘉诚在1950年创业,57年来,他从未遇过一年亏损,历经两次石油危机、文化大革命、亚洲金融风暴,他的企业却能横跨55个国家,走向日不落。由“塑料花大王”李嘉诚走向“地产大王”李嘉诚,未来更可能变成“石油巨擘”李嘉诚,每跨入新产业,他虽不一定是产业的先行者,却总能先驰得点。
作为forbes排名全球十大富豪、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国人对他并不算陌生,李嘉诚捐资筹办汕头大学和长江商学院,同为商界菁英和社会所熟悉;坊间也不乏以“李嘉诚学”为名的商业管理书籍陈列书摊,但皆非李嘉诚最真实的原貌。为了取得第一手关于李嘉诚的真实记录和对话,《全球商业》特别企划了本次专题,结合姐妹刊台湾《商业周刊》的采访资源,用心制作呈现你所不知道的李嘉诚封面报道。
为了安排这次采访,我们与李嘉诚幕僚邮件往来,超过150封,越洋电话更难以计数。其幕僚作业高度缜密,因为极度重视风险控管的李嘉诚,不喜欢意外。
现在,就请读者们和采访团队,一起和李嘉诚对话他57年的日不落经营哲学……
《全球商业》:大家都很好奇,你从22岁开始创业做生意,超过50年,从来没有一年亏损,而且还一步步成为华人首富。如何在大胆扩张中,不翻船?
李嘉诚:想想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假设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编按:香港以风球代表台风强烈程度,十号相当于强烈台风),你怎么应付。虽然天气满好,但是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
我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考虑失败。就是因为这样,这么多年来,自从1950年到今天,长江(实业)并没有碰到贷款紧张,从来没有。长江(实业)上市到今天,假设股东拿了股息再买长实,(现在)赚钱两千多倍。就是拿了(股息),不再买入长江(实业),股票也超越一千倍。
谈风险:了解细节,掌握资讯,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全球商业》:90%考量失败?很有趣,一般人满脑子都想怎么成功,为何你花这么多时间想失败?
李嘉诚: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所以当一个项目发生亏蚀问题时,即使所涉金额不大,我也会和有关部门商量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时间和以倍数计的精神都是远远超乎比例的。
我常常讲,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一点毛病,你这个表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弱点,就可能失败。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全球商业》:哪些细节你一定会紧盯观察?
李嘉诚:现金流、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我一贯最注重的环节,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针。任何发展中的业务,一定要让业绩达致正数的现金流。
《全球商业》:90%考量失败,可以说是,全方位预测风险的能力吗?为什么这件事比思考成功关键来得重要?
李嘉诚:可以这样说,就像是军队的“统帅”必须考虑退路。例如一个小国的统帅,本身拥有两万精兵,当计画攻占其它城池时,他必须多准备两倍的精兵,就是六万,因战争激活后,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料不到的变化;一旦战败退守,国家也有超过正常时期一倍以上的兵力防御外敌。
任何事业均要考量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风险,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过去我在经营事业上曾遇到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起伏。我常常记着世上并无常胜将军,所以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画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全球商业》:你相当强调风险,不过外人注意到的却是长江集团五十年来,屡屡在危机入市,包含1960年代后期掌握时机从塑料跨到地产,89风波后投资上海、深圳港口生意,甚至在印尼排华运动时投资印尼港口等,你的大胆之举为何都未招来致命风险?
李嘉诚:这其实是掌握市场周期起伏的时机,并还有顾及与国际经济、政治、民生一些有关的各种因素,如地产的兴旺供求周期已达到顶峰时,几乎无可避免可能会下跌;又因为工业的基地转移、必须思考要增加的投资、对什幺技术需求最大等等的决定,因应不同的项目找出最快达到商业目标的途径,事前都需要经过精细严谨的研究调查。
能在不景气的时候大力发展,就是在市场旺盛的时候要看到潜伏的危机,以及当它来临时如何应对,这是需要具备若干条件的。
《全球商业》:你所谓的具备若干条件……?
李嘉诚:关键在于要做足准备工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我常说“审慎”也是一门艺术,是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做出迅速的决定,但是这不是议而不决、停滞不前的借口。
经营一间较大的企业,一定要意识到很多民生条件都与其业务息息相关,因此审慎经营的态度非常重要,比如说当有个收购案,所需的全部现金要预先准备。
我是比较小心,曾经经过贫穷,怎么样会去冒险?你看到很多人一时春风得意,一下子就变为穷光蛋,我绝对不会这样做事,都是步步为营。
有一句话,我牢牢记住:“穷人易过,穷生意难过”,你再穷,你不能吃好的白米,你可以买最便宜的米,还是可以过,人家吃肉,你可以吃菜,最便宜的菜;但是穷生意很难,非常难。所以小心翼翼,可以讲,如履薄冰。
《全球商业》:你刚才提到,在不景气时候能大力发展,关键在于要“做足准备工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机会来临时,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做出迅速的决定。1977年,你迅雷不及掩耳的收购香港希尔顿酒店就很经典……(编按:长实以2.3亿港元收购希尔顿酒店所属的永高公司,整项交易用不到一周。这是长实上市第一次重大收购案)。
李嘉诚:最重要是事前要吸取经营行业最新、最准确的技术、知识和一切与行业有关的市场动态及讯息,才有深思熟虑的计画,让自己能轻而易举在竞争市场上处于有利位置。你掌握了消息,机会来的时候,你就可以马上有动作。
能买下希尔顿是因为有一天我去酒会,后面有两个外国人在讲,一个说中区有一个酒店要卖,对方就问他卖家在哪里?他们知道酒会太多人知道不好,他就说,在texas(德州),我听到后立即便知道他们所说的是希尔顿酒店。酒会还没结束,我已经跑到那个卖家的会计师行(卖方代表)那里,找他的auditor(稽核)马上讲,我要买这个酒店。
他说奇怪,我们两个小时之前才决定要卖的,你怎么知道?当然我笑而不李嘉诚心自闲,我只说:如果你有这件事,我就要买。
我当时估计,全香港的酒店,在两、三年内租金会直线上扬。(卖家)是一间上市公司,在香港拥有希尔顿,在峇里岛是hyatt hotel(凯悦饭店),但是我只算它香港希尔顿的资产,就已经值得我跟它买。这就是决定性的资料,让这间公司在我手里。
《全球商业》:这起生意难道没有别的竞争者?
李嘉诚:一、因为没有人知道,二、我出手非常快。其它人没这么快。因为我在酒会听到了,就马上打电话给我一个董事,他是稽核那一行的,我一问,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