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公司执照被吊销后就算没事儿了吗?

发现很多企业的经营者对“注销”和“吊销”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以为公司“注销”不但麻烦,还要耗费时间,人力和财力,还不如省事点直接被吊销好了。可是你要知道,吊销只是取消了公司的继续营业资格,其法律主体资格还是继续存在,只有经过注销之后公司的法律主体资格才取消了。
所以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并不意味着就没事了。不仅如此,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办理注销手续的企业可能还会面临以下情况:
1. 企业法人与责任人的个人信用受损
被吊销企业的不良信用记录并不因企业消亡或责任人离职而终结。不良记录将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在责任人名下不能消除。同时,被吊销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其他的相关企业任职的也将列入工商部门清理对象和监控范围。
2. 被吊销企业应及时上交各种公章,否则将会承担各种责任
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应当将营业执照公章、合同专用章等缴回原登记机关。利用应收缴的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按无照经营论处。构成犯罪的,更是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吊销营业执照会给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与直接责任人带来困扰
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名称三年之内不得使用,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并且在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年内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就是说相关人员会被关联,不得在其它企业任职,并且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跳过清算环节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被吊销企业的出资人或有限公司的股东应依法履行组织清算的义务,拒不清算的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5. 企业进入工商/税务黑名单
一些被吊销营业执照和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及其负有责任的法定代表人,他们的不良信息将被锁入警示信息库,实行分类监管,并逐步推行“黑名单”制度,扩大失信行为的公示范围。
由此可见,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后果可以说是非常恶劣了。所以对各家企业经营者来说,清楚地知道如何规避企业被吊销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则是一些可能导致公司执照被吊销的因素:
1. 超范围经营
变更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2. 企业逾期不参加年检手续
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应当办理年检手续,如果长时间没有办理年检手续,会工商部门列入异常名录,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3. 虚假注册
虚假注册包括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等形式来骗取注册。
4. 无故不开业或者停业
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企业的营业执照一旦被注销就不能再被恢复,只可选择通过吊销转注销的方式消除风险。
如您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智创网,我们将给您提供一个更加详细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