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央视财经近日联合发布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半年报。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网上零售额总额达到3022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35.3%。报告认为,我国电商市场成为全球第一,与政府的大力支持、电商企业的持续创新、庞大的网购人群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发布报告第一部分:2017 年上半年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态势 。
序号
001
网上零售额总量再破记录
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比重持续增加
2017 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16年12月—2017年5月,网上零售额总额达到 30229 亿元,首次在连续六个月内突破3 万亿,相比上年同期增长 35.3%(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所得到的名义增长速度),为中国电商零售同期的最高纪录。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23272 亿元,服务网上零售额 6957亿元。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占比达到 13.35%(其中 1-5 月为 13.2%),同比提高 3 个百分点。
从全球水平来看,2015 年北美网络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大约为 7.7%,欧洲约为 8.2%,全球约为 7.4%。中国 2015 年为10.8%,2016 年为 12.6%,2017 年 1-5 月为 13.2%,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国外媒体综合国家统计局以及美国数据报道,中国消费者2017 年第一季度网上购买了价值 14045 亿人民币(约合 2041 亿美元)的商品,是美国 981 亿美元网上零售销售额的两倍多。即使扣除统计口径上的区别(中国将电商平台上的旅游服务等相关服务销售纳入到网上零售额中,而美国未将这一数据纳入到网上零售额的统计中),中国电商销售额也远远高于美国。
根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6》,移动网络市场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6 年中国移动购物在整体网络购物交易规模中占比 70.7%,同比增长 15.3%,移动端购物正在成为网络消费的主要方式。
2016 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交易额约占全球电子商务零售市场的 39.2%,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我国电商市场成为全球第一,与政府的大力支持、电商企业的持续创新、庞大的网购人群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政策支持视角看,2014 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 号),将“电子商务”作为一个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并明确提出:“抓紧研究制定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意见。深化电子商务服务集成创新”。“推动社区商业电子商务发展”。“发展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交易纠纷处理等服务”。之后,2015 年 5 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2016 年 12 月,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对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作出了部署。我国电子商务相关政策体系已较为完备。
从电子商务企业看,电商企业不断扩充品类,优化服务,升级物流体系,使电商购物体验持续提升。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等各种细分电商领域加快增长。一些企业在垂直电商领域深耕,延伸了产业链,使电子商务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动力。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3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 2016 年 12 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 7.31 亿,全年新增网民 4299 万人,增长率为 5.2%。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3.1 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 7.6 个百分点。截止 2016 年底,我国网购用户数量达到 4.67 亿人,网购渗透率达到 63.9%。
002
网上零售额增长率维持在高位
得益于网上服务零售,
增速较 2016 年有所加快
近年来我国网上零售额增速从超高速开始平稳回落。2017 年1-5月,增速较 2016 年全年有所回升,达到 32.5%。从大的趋势看,2015年,我国网上零售额增速首次低于 40%,2016 年增速更是首次低于30%,仅为 26.2%。从2017年 1-5 月份看,增长率开始回升,逐月网上零售额的增长率为 34.9%、40.5%、32.0%、38.8%,其中,1-2 月累
计计算。各月的增长率均高于 30%。3、4、5 月份连续三个月网络销售额均保持在 5000 亿元以上。
从电商密切相关的快递业务来看,2016年12-2017 年5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 173.05 亿件,同比增长 30.3%。其中,2017 年 3 月份单月业务量增速跌破 30%后,4 月累计业务量增速年内首次跌破 30%,到 5 月份时,累计业务量增速重回 30%。这说明我国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快递业务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中国电商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尤其是国家对农村地区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我国电商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第四期《中国宽带普及状况报告》(2017 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截至 2017 年第一季度,我国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累计达到29548.1 万户,普及率达到 65.3%,较 2016 年四季度提升了 3.9 个百分点;移动宽带(3g和4g)用户数累计达到 104305.6 万户(包含基础电信企业和移动转售业务服务提供商的移动宽带用户),已超越10 亿大关,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 75.4%,较 2016 年四季度提升了 4.2 个百分点。宽带的快速普及,为电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网上零售的构成看,服务网上零售的增长率保持在 60%以上,这为网上零售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自 2017 年开始,服务网上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持续保持在 20%以上,2016 年 12 月-2017年 5 月累计比重为 23.5%。
003
资本市场表现抢眼
阿里京东股份创新高
2017 年,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全面进入盈利期。中国电商概念在国际资本市场表现良好。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就上涨了62.10%,腾讯则上涨约 49%2。6 月 8 日阿里巴巴股价创出历史新高,达到 142.85美元/股,总市值超过 3600 亿美元,取代腾讯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全球排名第七。此前,2017 年 4 月 6 日,腾讯超过富国银行,成为市值全球排名第十的大公司。按市值计算,腾讯和阿里总计占据了 msci 中国指数的四分之一,已经协助推动 msci 中国指数今年为止增长了 24%,远超美国股指表现。金融数据提供商 factset 的数据显示,在研究这两家公司的分析师中,超过 90%授予他们“买入”评级,没有人授予“卖出”评级。
2017 年 05 月 09 日,京东股价创历史新高,股价盘中最高至 39.09美元,市值约为 551.83 亿 。
2016 年 6 月初,新加坡毕盛资管(aps asset management)高级分析师 sid choraria 发布了一份长达 50 页的做空报告,称京东的股价被“极度高估”(wildly overpriced)了。其中列举的理由包括:对冲基金做空京东、腾讯入口触及天花板、管理层不稳定、创始人个人的奢靡生活等。这份报告发布之后,京东股价应声暴跌,最低时曾达到其发行价(19 美元)附近。2017 年 6 月,毕盛资管又一次卷土重来,再次发布看空京东的研究报告,其列举的理由主要是对京东直营电商的商业模式不看好,这份做空报告发布之后,华尔街对此反应并没有象 2016 年那样激烈,京东股价仍在高位震荡。
004
电子商务对 gdp 增长及物价平稳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国 2017 年 1 季度 gdp(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为 180683 亿元,同比增长 6.9%,比去年同期快0.2 个百分点,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7.2%,而消费支出的相当一部分属于电商发展所带来的。2017 年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 14045 亿元,同比增长 32.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10674 亿元,增长 2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12.4%,同比提高 1.8 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网上消费对线下消费的替代率约为 0.78,也就是说,22%的线上消费属于新增消费,据此计算,2017 年一季度线上消费的新增效应约为2348 亿元,不计消费乘数的情况下,直接带动 gdp 增长 1.3 个百分点。
2017年1月我国cpi 达到近年来最高值 2.5%,ppi 在 2017 年 2月达到最高值 7.8%。但是这些数据并未在后续的几个月继续保持高位,而是保持着下降的趋势。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报告指出,随着电商落地联姻实体店,京东、亚马逊等 b2c 型和淘宝等 c2c 型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迅速,网购消费模式的兴起,使得“互联网+”经济与传统产业联动发展,网络销售运营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采用现行制度算法和替换可比法两种方法计算的线上手机价格和电视机价格环比指数都低于 100%,与全国汇总的环比指数相比略低,部分月份指数下降幅度大,表明线上销售的手机、电视机价格下降明显,这一事实符合网络销售的现状。这些都说明,电子商务提升了交易效率,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成本,对我国 cpi 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浪潮开元大数据提供的十个代表性品类的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可以发现,虽然 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1 月 cpi 均维持在 2%以上,但在电商平台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变动并没有呈现出上涨趋势。
005
医疗保健、图书音像、运动户外用品
增长较快,消费升级趋势显现,
电商生活化已成为一种潮流
利用浪潮天元大数据平台,通过分析网络零售平台 2016 年 12 月13-2017 年 5 月各商品品类的销售额数据及其同比增幅情况可以看出,医疗保健、图书音像、运动户外这三个商品品类,近半年同比增长均超 40%,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品质消费。医疗保健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最快,超 60%,发展潜力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医疗器械、健康护理、养生保健等医疗保健类商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规律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主要按照“衣食—住行—康乐”的路径进行,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与衣食相关的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重会逐渐下降,而与住行相关的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所占比重会逐渐上升,而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耐用消费品所占比重增长有限,甚至出现下降,与医疗保健、娱乐等相关的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上升空间较大”。具体来说,美国1942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1962 年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之后,美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 1962 年为界,其消费结构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1962 年前和1962 年后。从战后到 1962 年间是消费升级的第一阶段,即“衣食”向“住行、康乐”升级;1962 年后是第二阶段,即“衣食、住行”向“康乐”升级。医疗保健、图书音像、运动户外这些都属于“康乐型”消费。
图书音像快速增长,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图书音像产品是标准化产品,适宜于网络销售。网上购买图书音像已成为一种习惯。第二,实体书店面临着房租、人力成本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近几年虽有起色,但市场份额仍在下降。第三,国民阅读率不断上升,图书音像市场在不断扩大。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表明,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 2015 年的 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 2015 年的 64.0%上升了 4.2 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 58.8%,较 2015 年的 58.4%上升了 0.4 个百分点。
从销售额看,近半年来,服装内衣/配饰类商品需求大,销售额占比最高,约为 20%,家用电器紧随其之后,销售额占比约为 12%,且作为电子商务优势类目,增长幅度较稳定。值得关注的是,图书音像已挤进销售额前十位,食品进入到前五名。服装内衣/配饰成为网络销售额最高的品类。这说明电商不但已成为手机数码/电脑办公等3c 产品的销售主战场,而且,也成为了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场所。这说明电商的概念已深入到居民心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