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滴公司简历与发展历程
滴滴出行是全球领先的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滴滴在中国400余座城市为近3亿用户提供出租车召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试驾、巴士和企业级等全面出行服务。多个第三方数据显示,滴滴拥有87%以上的中国专车市场份额; 99%以上的网约出租车市场份额。2015年,滴滴平台共完成14.3亿个订单;成为全球仅次于淘宝的第二大在线交易平台。
公司致力于以共享经济实践响应中国互联网创新战略,与不同社群及行业伙伴协作互补,运用大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技术, 解决中国的出行和环保挑战; 提升用户体验,创造社会价值,建设高效、可持续的移动出行新生态。 2015年,滴滴入选达沃斯全球成长型公司。
2012年6月夏
小桔科技在北京成立并推出嘀嘀打车app;快智科技在杭州成立并推出快的打车app;双方均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在线叫车服务。
2013年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相继获得腾讯和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同年快的打车并购大黄蜂打车。
2014年1月
嘀嘀和快的掀起轰动全国的补贴大战,移动出行由此开始普及。
2014年5月
嘀嘀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打车。
2014年8月
滴滴专车和快的旗下一号专车分别上线,开启中国互联网专车时代
2015年1月
滴滴企业级服务上线,专为企业用户提供灵活、高效、可控的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
2015年2月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成功进行战略合并
2015年5月
滴滴机器学习研究院成立并展开全球科学家招募计划,在深度学习技术基础上建设超大规模数据智能分析能力。滴滴快车上线,为更广阔乘客群体提供更经济便捷的专车服务,移动出行市场迅猛拓展
2015年6月
c2c拼车平台滴滴顺风车正式上线,帮助私家车主和乘客共享通勤出行。随后滴滴推出跨城顺风车服务,将城际共享出行网络覆盖全国
2015年7月
滴滴巴士业务在北京、深圳上线运营, 助力打造移动公共出行生态圈。滴滴代驾业务上线,逐步拓展社交代驾、商务代驾、旅游代驾、汽车后市场等细分领域。
2015年8月
滴滴与东南亚移动出行领袖grabtaxi展开包括投资、产品、技术等层面的合作。
2015年9月
滴滴进行全面品牌升级,更名为“滴滴出行”,明确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大出行生态。滴滴与美国共享出行先锋lyft展开包括投资、产品、技术等层面的合作。滴滴与领英(linkedin)展开战略合作,拓展移动出行与职业社交协同市场。
2015年10月
滴滴获上海市交委颁布全国首张网约车运营牌照。为潜在购车者提供真实试驾体验网络的”滴滴试驾“正式上线,滴滴商业化探索进入新阶段。滴滴与印度打车行业领袖ola展开包括投资、产品、技术等层面的合作。
2015年11月
滴滴推出“快车拼车“服务,通过大数据算法,将路线相近的多组乘客进行即时匹配,节省出行费用,提高司机收入,有效缓解拥堵
2015年12月
滴滴宣布与lyft, grab, ola缔结全球战略伙伴框架,打造服务全球50%人口的多元出行网络滴滴联合创立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
2016年1月
滴滴宣布2015年完成14.3亿订单,成为仅次于淘宝的全球第二大在线交易平台。2015年,滴滴实现中国网约出租车市场份额99%,网约专车市场87%, 并在其他各条业务线都取得了超过70%的主导性地位。滴滴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推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同时为司机和乘客推出行业领先、高达120万人民币/人的”滴滴平台司乘意外综合险”。滴滴出行开放平台上线;对第三方应用及个人开发者全面开放sdk接口。截至2016年4月,腾讯地图、新浪微博、58同城等400多个第三方应用和个人开发者产品已接入滴滴开放平台。
2016年2月
滴滴首开春运跨城顺风车,共有约200万人通过全球最大跨城移动出行网络返乡返城。 滴滴出行全平台日完成订单突破1000万。
2016年4月
滴滴与lyft完成产品跨境联通,滴滴用户可通过滴滴app在美国打车,标志着“滴滴海外业务“正式上线。
2016年5月
滴滴出行专快车日订单突破1100万,全平台日完成订单突破1400万。 滴滴机器学习研究院升级为滴滴研究院,由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何晓飞教授担任院长。同时研究院与udacity合作启动全球算法大赛,推动移动出行领域技术突破与人才开发。 滴滴宣布获得apple (苹果公司)10亿美元战略投资。
二、滴滴公司主要业务
[1]滴滴出行(曾用名滴滴打车、嘀嘀打车),是一款免费打车软件,2012年9月在北京上线。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所设计开发,涵盖出租车、 专车、 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
三、滴滴融资
2015年6月22日,滴滴快的开始融资,计划融资15亿美元。
2015年7月8日,滴滴快的总裁柳青宣布,滴滴快的已于上周末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额高达20亿美元。距离其启动本轮融资不过两周时间,资本国际私募基金、平安创新投资基金等新投资人加入,原有投资人阿里巴巴、腾讯、淡马锡、高都资本等继续跟投。
2015年9月9日,在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九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会议联席主席、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确认滴滴快的完成了30亿美元的新融资,并首次公布了以中投和平安为代表的当轮融资投资方信息。
2016年5月13日,滴滴出行宣布新一轮融资进展,其中苹果公司以10亿美元投资,成为滴滴迄今为止单笔最大投资。
2016年6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已完成新一轮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新的投资方包括apple、中国人寿及蚂蚁金服等。腾讯、阿里巴巴、招商银行及软银等现有投资人也都参与融资。
2016年9月8日,富士康子公司鸿准宣布向滴滴出行投资1.199亿美元,将持有滴滴0.355%的股份。
2017年4月28日,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超过55亿美元融资,以支持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以此金额计算,滴滴出行公司估值超过500亿美元
四、滴滴与企业合作
2013年,滴滴打车与入口级应用运营商高德地图达成合作,开启了与地图类应用合作联运新模式;
2013年12月12日,滴滴打车宣布与携程旅行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合作主要基于携程客户端,功能支持送机服务及城市打车;
2014年1月6日下午,滴滴打车宣布独家接入微信,支持通过微信实现叫车和支付,该功能已在ios版本中实现,安卓版也在1月8日开通。在接入微信后,用户可以在“我的银行卡”中打开“滴滴打车”,并完成叫车和微信支付。
2015年1月27日,滴滴公司推出第三个用车服务产品——用车服务企业版产品。滴滴企业版上线可降低企业50%的费用,随着公车改革的深入,滴滴企业版未来市场前景可观 。
2015年5月26日晚间,新浪微博在提交给sec的文件中称,已同意向滴滴、快的投资1.42亿美元。
2015年6月1日起,上海市交通委打算部分放开市场,滴滴、快的打车平台打算部分共享数据。双方从出租车业务合作起步,被纳入约租车范畴的专车业务则紧随其后。
2015年6月4日,滴滴快的与北汽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资源互补的基础上,在包括无人驾驶汽车、清洁能源汽车、车联网等全新的技术、产品和业态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索。
2015年9月10日,滴滴快的宣布与宇通客车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将在新能源巴士、互联网+公交、汽车金融、维保增值服务以及二手巴士处置回购等领域展开合作。
2015年9月16日,滴滴出行正式与上海海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上海交通工会共同发起成立上海海鸥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社,探索创新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模式。
2015年9月,滴滴快的向美国同行lyft公司投资一亿美元,双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除了滴滴快的投资一亿美元之外,日本乐天,以及滴滴快的的两个大股东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向lyft做了投资。
2015年9月21日,联想集团与滴滴企业版签订企业用车战略合作协议,滴滴将为联想集团订制企业用车app,滴滴企业版api接口直接接入联想集团的办公系统。
2015年11月,滴滴出行已入股饿了么,此消息也得到两家公司的确认。饿了么和滴滴将就配送业务全面合作,合力搭建两个轮子电动车,外加4个轮子汽车的“2+4”同城配送体系。
2015年12月,滴滴出行宣布与美国第二大打车应用lyft结盟三个月。12月4日,两家公司又宣布结盟印度打车应用olacabs和新加坡打车应用grabtaxi,四方合作的跨境产品将于明年一季度上线,届时将覆盖全球人口的50%。
2015年12月22日,北京交通大学宣布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北京交通大学滴滴共享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以期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整合,以研究应用为核心,建立大数据智慧分享平台。
2016年1月,滴滴出行与招商银行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在资本、绑卡支付、金融、服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同时,招商银行还将作为战略投资者投资滴滴。
2016年4月25日,滴滴与海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首个合作项目“滴滴海博”专车被业内寄予了在全国推广的期望。
2016年5月,滴滴出行宣布与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司机专属联名卡---沃4g滴滴卡。
2016年5月10日,滴滴代驾的 “代驾 +” 计划又推出一个新项目。滴滴宣布与中联物流达成合作,为其提供汽车末端配送驾驶服务。即滴滴代驾将业务领域扩展至物流领域,用户范围在个人车主之外又有了企业和商家。滴滴方面表示,滴滴代驾未来还将为二手车平台、租车平台解决汽车末端配送驾驶需求。
2016年5月13日,滴滴宣布,滴滴出行从苹果公司获得10亿美元战略投资。这是滴滴迄今为止获得的单笔最大投资,也是苹果公司首次投资中国公司。通过此次投资,苹果公司与腾讯、阿里集团等一起成为滴滴的战略投资者。[38]融资让滴滴快的估值达250亿美元。而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b insights数据,这一估值将让滴滴快的成为继uber、小米、airbnb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最有价值“独角兽”。
2016年7月,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达成收购协议,滴滴收购uber中国的交易协议确已达成,该协议于7月28日签署,7月29日经滴滴董事会批准。[39]8月1日,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博客上发布文章,宣布与滴滴出行的合并事宜。[40]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2016年8月31日,滴滴出行宣布已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余个城市的五十家出租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智能派单、流量融合等方面展开探索。
2016年9月,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滴滴优步合并未向商务部申报,商务部已对滴滴优步合并案开展反垄断调查,两次约谈滴滴出行,要求其说明交易情况、未申报的原因,提交有关文件、资料。
2016年 9月7日,360公司与滴滴宣布达成合作,滴滴专车将率先装备360行车记录仪,推动网约车道路事故辩责与取证。
2016年9月11日,滴滴出行方面正在根据新规对驾驶员准入进行审核和清理。
2016年10月,滴滴出行宣布已与东方航空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产品、会员权益、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合作,通过打通双方线上产品,连接机舱到车厢的整体出行场景,打造空地联运生态圈,为双方用户提供旅游出行一站式便捷服务。
2016年11月15日,滴滴出行宣布与安飞士巴吉集团(avis budget group)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为超过3亿的滴滴用户在近17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境外安飞士(avis)以及巴吉(budget)的租车服务。
2016年11月17日,大众汽车称该公司正在与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分别展开谈判,可能与其联手组建以所谓“机动服务”——如打车服务和汽车共享服务等——为重心的合资企业。
2017年1月5日,滴滴出行与服务商“99”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滴滴成为“99”战略投资者,并将加入“99”的董事会。
2017年4月27日,共享单车平台ofo正式接入滴滴出行。滴滴用户可通过滴滴出行app分批陆续在全国直接使用ofo小黄车。
2017年5月,滴滴出行宣布与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达成合作,双方围绕人工智能热点课题进行科学研究、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等。
2017年4月,日本软银旗下的投资部门给滴滴出行融资20亿美元。
2017年7月,滴滴出行作为首批合作伙伴接入高德易行平台。
2017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欧非地区移动出行领军企业taxify达成战略合作。滴滴将通过投资以及智能交通技术研发等方面协作,支持taxify在多元市场进行更深度的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
2017年9月30日,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