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明星、主持人、歌手转行做投资在国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体育明星退役做创投目前尚未成为国内的主流,而在美国却大行其道,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就算是一个典型代表,而nba球星卡梅隆・安东尼(carmelo anthony)、史蒂夫・纳什(steve nash)以及nfl球星乔・蒙大拿(joe montana)都在创投圈有所涉猎。
去年8月,退役后的科比开始了自己的vc投资生涯,宣布与其合伙人jeff stibel创立了一个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颇为牛逼的是该基金表示并不接受任何外来的lp,主要的投资方向是:科技、媒体和数据(tmd)。而事实上,早在2013年,两人就在投资领域展开合作。科比的这个风险投资基金并不包含科比公司的个人投资,科比公司创建于2014年,它的第一笔投资是一款运动饮料。
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的职业操守在整个nba都是个传说:每次都提前三个小时到球场训练,练习投篮必中400个才肯罢休,半夜还要骑自行车作为交叉训练。且不论能否命中,他从来都不怕出手。
在做风投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仍然保持着这股劲,为了学投资经常学习到半夜。据硅谷风投chirs sacca回忆,科比经常半夜打电话给他与之交流学习心得。 对此,sacca评价科比的风投之路时说道:“像打篮球一样,他把同样的工作热情用于学习创业公司。这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性格,我只在最优秀的企业家身上看到过,我觉得科比在风投业能做得很好。”
而他的合作伙伴jeff stibel也有非常专业的投资背景,根据anglelist的资料记载,jeff stibel本身做过很多私人投资,数量达到了30多家,并且有6家成功退出,其中就包括阿里巴巴。32岁的时候,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曾经是上市公司web与上市公司interland的ceo。他还曾是多家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这些公司有applied cognition labs、worldwide mediaworks、seavista development以及simpi等等。同时他还是一名脑科学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以及股票分析公司邓白氏的副总裁。
虽然,bryant stibel基金在16年才正式宣布成立,但早前其实已参投了不少项目。根据bryant stibel官方网站介绍,bryant stibel团队从2013年起投资的项目已经超过15个,参与咨询的投资组合里已经超过了50多家公司。
在bryant stibel基金成立后,投资的首个项目是中国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品牌vipkid。这是科比迄今为止全球投资的唯一一家教育企业,同时,也是继2014年投资阿里巴巴之后,科比在中国投资的第二家创新企业。vipkid是国内领先的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公司,运用共享经济模式连接中国小朋友与北美外教,实现美国小学在家上,致力于把最好的北美教育带给中国孩子。
科比此前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决定投资vipkid,只用了五分钟的时间。 “这样的企业可遇不可求,一定要投,想都不用想。我们找的就是能为社会创造真正价值、能够通过教育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的公司。”vipkid创始人兼ceo米雯娟也公开表示,引入bryant stibel基金,更多的是看重科比在美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以便更好的实现中美资源对接,进一步推进公司的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部署。
而最新投资的一个项目虽然还没有披露具体金额,却还是受到市场极大的关注。科比此次出手的是一款名为15 seconds of fame(简称15sof)的社交软件,该软件能让球迷通过个人小视频收看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科比发布声明:“我曾亲自体验过个人小视频能给球迷们提供多大的便利,随着ip的不断创新,15sof已从根本上为消费者们开辟了一个全新平台。该软件运营公司总裁布鲁斯-科恩表示,科比对体育、娱乐、投资和媒体的深刻洞察力,将在“15sof软件的推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据悉,该软件将借鉴科比设立的投资公司的运营模式来进行推广。
根据crunchbase上的数据统计,截止到17年1月份为止,bryant stibel参投的项目涵盖了体育、健康、媒体、零售、数据等方向,轮次从种子轮到后期(b/c轮)都有。其中包括了体育媒体网站theplayers tribune,视频游戏开发商scopely,法律服务公司legalzoom,电销软件公司ringdna,以及家用榨汁机公司juicero等。其中有两家创企被成功收购:16年2月份,represent被custom ink以1亿美元收购;前年,shift则被brand networks以5000万美元收购。
综合来看虽然和体育相关的项目似乎更受科比青睐,但他也在不断延伸自己的投资触角,向更广泛的领域涉猎。热情和勤奋,或许并不是科比成为投资人的关键,科比的身价才是让其成为投资人的基础。在其20多年的篮球生涯中,工资高达3亿美元,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广告代言,本身引人注目的品牌效应更是在投资中的最大优势,几乎无一例外,被投公司都想借助科比的“名声”来加速推广品牌,而这一优势是其他任何机构都难以相比的。
推荐 阅读 钱多标的多,投资却更难!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上大咖这样说
陈玮谈创业的逻辑:这八个坑创业者必须要避开!
证券时报小程序上线了!海量财经资讯、个股行情公告、热点话题直播,尽在证券时报小程序!戳我速度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