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餐饮大事件,用大数据分析过去,预测未来!

美食,拥有治愈的力量。
在这个追求快速高效的时代,
静下心来慢慢品尝一份美食,
成为最时髦的减压方式之一。
有人在美食里,
获得了信仰的力量,
他们靠着这份力量,
在烟火人间里披荆斩棘,
把每一天都过的尽情尽兴。
有人在美食里,
获得了治愈悲伤的力量,
吃饱了才不会想家。
还有人在美食里,
收获了健康的身体,自在的心态,
以及富足的精神生活,
告别了慌乱,
不急不躁的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好。
2017年,你吃的好吗?
2017年,在品尝美食享受生活的同时,
你是否知道,
在餐饮界,
还有这些大事件发生?
2017餐饮大事件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39644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者愈加追求优质体验,餐饮业态趋向多元化,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更为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者更依赖于第三方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评价,移动支付应用愈加普遍。
2017年对于餐饮界来说并非和平的时期,下面我们从大事件的关键词来解析。
1.措施与融合
事件一: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引领全球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争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
事件二:饿了么百度合并,外卖平台进入最后角逐。
2017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约为204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3%,在线订餐用户规模接近3亿人。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卖来解决吃饭的问题。曾经的美团、百度、饿了么三大外卖巨头,随着饿了么宣布5亿美元合并百度外卖,外卖市场正式从三足鼎立状态转入双雄争霸的格局。
事件三:百货购物中心转型,餐饮占比提升。
近年来,消费升级的速度加快,消费渠道及消费内容渐趋多元化,消费者越来越愿意把钱花在能够进行情感互动、获得体验良好的商品上。购物中心步入了“体验为王”的新时代,餐饮在购物中心的生活体验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美团点评数据显示,过去商业综合体中购物、餐饮、娱乐比例通常为7:2:1,目前已经变为5:3:2,有的综合体中餐饮占比已达到40%-50%。
2.餐饮全球化浪潮及发展新模式
事件一:第二轮更深度的餐饮全球化浪潮兴起。随着国内餐饮品牌在硬件软件两个维度的全面升级后,一大批“有头有脸”的餐饮品牌开始瞄准海外市场,或将迎来中餐界新一轮的“海外拓荒”。
6月,和合谷计划年底前在英国伦敦开出第一家海外店;7月中旬,支付宝宣布进入美国华人餐饮界;8月初,庆丰包子借“一带一路”东风成功在哈萨克斯坦落地首家海外店。
随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而中国连锁餐饮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必然会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和关注。餐饮企业要树立国际化思维,谁先行动,谁就会是赢家。
事件二:广州酒家a股上市,或将开启餐饮行业资本化的春天。餐饮行业的回暖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令餐饮企业重新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a股ipo重启之后,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九毛九餐饮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同庆楼餐饮股份有限公司重新开始谋求上市,2017年5月,广州酒家首发过会,成为8年来a股餐饮企业上市的第一股,有望开启餐饮企业a股上市的新阶段。
香港市场方面,海底捞拆分出的火锅底料子公司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16年在港成功上市。资本的快速介入为餐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和资源支持,同时也推动了外卖等配套服务企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有望进一步推动行业的优化升级。
事件三:信良记凭借“爆品供应链解决方案”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不同于许多餐厅仍在延续的传统模式,即由商家进行原材料的筛选、购买,到运输、粗加工,最后经由雇佣的厨师进行烹饪才能上桌。信良记提供只需要餐厅简单复热就可以做出美味的爆品标准化食材,做到了“去厨师、去技术、去损耗”的“三去”爆品美食。并且还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商户定制了独创的“六大模式”即:爆品一道菜模式、爆品微商模式、爆品夜市模式、爆品档口模式、爆品外卖模式、爆品连锁模式。帮助餐厅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
事件四:超级物种、盒马鲜生等“逛+吃+送”融合模式成为潮人热门。
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简而言之,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零售新方式。
今年,以“盒马鲜生”为首的“新零售”在餐饮业内备受关注。盒马生鲜将餐厅、超市、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将生产、体验环节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全新的体验。
3.互联网影响下的餐饮行业
事件一:2017年接连爆出的一笼小确幸食品安全事件、美国麦当劳冰激凌机被指控发霉、海底捞“后厨门”等等,皆引起轩然大波。
海底捞在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爆发3小时后,发表了致歉信。2个多小时后,它又对这一危机发布了7条处理通报。上午,海底捞沦陷;下午,海底捞逆袭。
而海底捞食品安全事件也反映出,互联网照妖镜下舆情监控成为必备。
事件二:潮汕牛肉火锅赛道风口以月来计,实则背后数据早有先兆。
2016年,潮汕牛肉火锅突然火爆大江南北,而短短1年的时间内,仅在上海就有40%的火锅店亏损关店。为什么处于红海处的潮汕牛肉却有如此大的倒闭率呢?
首先市场饱和度已经到达峰值,以上海的数据为例,16年一年门店开到了2500家,市场空间有限无法支撑这么多的餐厅涌现,孤岛难承受众人踏入;其次潮汕牛肉火锅突出的就是一个“鲜”字,而支撑“鲜”字的背后就是供应链,同样供应链也是牛肉火锅最大的考验。去年全国一共开了1万多家潮汕牛肉火锅,也就预示着有限的黄牛肉也被1万家潮汕牛肉火锅瓜分。面对僧多肉少的局面,只有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品牌优势的注定占据有利的优势;最后,盲目跟风,从品质到品牌,恶意跟风给潮汕火锅带来最致命的打击。
事件三:赵小姐不等位等网红门店来去匆匆。
2013年,“赵小姐不等位”首家门店开在上海长乐路,创始人跨界开餐厅的名人效应以及擅长讲故事的品牌营销方式,让它很快成为了当年最知名的网红餐厅之一,并很快加速扩张在上海开出多家分店。
然而,“赵小姐不等位”在味道和价格上都没能留住前来尝鲜的消费者,从大众点评和微博上的评价来看,“味道不好且贵”是普遍的评价。而且餐厅主打的“盐烤系列”也不属于主流的餐饮品类,受众相对比较窄,也不符合餐饮“健康化”的趋势。
店铺没有在菜品研发上下功夫,而是开始从装修设计和营销上走“主题店”路线,以保持话题度和新鲜感。个性化的餐厅看似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体验需求,但对于跨界餐饮的从业者和初期扩张的品牌来说,并不利于管理和持续运营。
这些看似无甚关联的大事件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个及其重要但是又看不见的影子,那就是大数据。
数据能告诉我们,每一个客户的消费倾向,他们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每个人的需求有哪些区别,哪些又可以被集合到一起来进行分类。庞杂的数据背后挖掘、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找出更符合用户“口味”的产品和服务,并结合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自身,让我们能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大数据的价值。
但是面对体量巨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的数据,如何分析往往让人头疼。
奥琦玮大数据分析平台一天搭建完整数据平台,一键连接上百数据源,打破信息“孤岛”,亿级数据秒级处理,通过灵活易用的可视化分析,为客户提供准确的经营报表及动态可视化分析。(详情请查阅过往文章 管理让数据说话 | 做数据分析,首选奥琦玮大数据分析平台!)
除了经营简报,奥琦玮大数据分析还联合数据行业专家与资深咨询师通过经营数据发现餐饮企业运营中的问题,并且多角度立体深入挖掘问题起因,共同提出贴合企业情况的解决方案,并且周期性对经营进行长期跟踪服务,用数据决策未来。
大数据分析平台至今已服务多家餐饮企业(包括旺顺阁、老船夫、嘉和一品、云海肴、木屋等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服务。
进入互联网时代,唯快不破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法则。
对企业来说,大数据分析是一个总结过去、预测未来的有效方式。数据的获取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可能并不难,但如何分析和管理这些数据,最终促进生产,才是关键。
手握行业数据,可以更好地分析和洞察行业信息,进行用户行为统计等方面的研究,精准营销,设计新产品与服务,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指导行业的发展。
如何在行业竞争中突出重围,一马当先?
奥琦玮大数据分析平台,助您业务大爆发!